一、运费规则的3种主要类型:
1.生活方式类:多使用门店运费的模式,一般生活方式类App的配送半径都在3-5公里左右,最远不会跨城。所以运费模板的配置相对简单,在配送范围内统一设置快递费用价格,在配送范围外不支持配送。
2.电商类:多使用单品运费的模式,根据发货仓和收获地的‘城市2城市’或‘省2省’维度,点对点配置运费模板。同时提供点对点或者金额/件数的包邮设置。同时平台类的店铺会支持店铺运费模板、单品运费模板这两种模式,根据不同的商品运营策略和商品属性进行灵活的组合配置
3.快递公司:后段实际运发时,物流部使用记重运费模式,根据重量计费,分为首重和续重。以及可以通过选择到货时间选择配送方式。
二、单品运费模式的配置
门店运费模式的配置相对简单,概念包含于单品运费模式之中,不展开讨论。
在单品运费模式中,电商类在上架每一个独立PID商品的时候,强制要求选配运费模板。这个运费模板需要在店铺的运费模板页面提前配置。根据售卖产品的品类/重量/体积/运输方式等,提前准备好对应的运费模板。
三、运费模板页面
计价方式:按件数、按重量、按体积
运送方式:快递、EMS、物流、包邮
默认运费:当不指定地区时为默认运费
指定条件包邮:满足运营促销需求,满足*件/金额/(件+金额)即可包邮
运费计价规则:首件/重X个,费用X元,续件/重X个,加X元
四、多运费模板情况的运费计算
1.同一个订单中不同仓库的产品,单独计算运费模板
2.同一个订单中,同仓库的多个产品有相同模板
运费 = 该模版首重价格+(订单毛重-该模版首重) *该模版单位续重价格
3.同一个订单中,同仓库的多个产品有不同模板
运费=MAX首重商品运费值+(商品毛重-MAX首重) *该模板续重价格
五、运营风险控制
在实际运营工作中,运费问题往往潜藏着容易被忽略的财务风险。对于很多低客单、低毛利产品来说运费的不当配置甚至会导致公司重大损失,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流程中添加了模板管理、维护、权限、配置和控制管理过程,防范风险。
模板管理:在管理多个店铺的情况下需使用统一文档存档并及时同步模板设置内容
维护管理:由于物流商更换、节假日价格上涨等,需与物流部门形成信息同步和调整机制
配置管理:在上架配置操作手册中应明确定义操作流程、模板类型选择规则以及误操作的惩处机制
控制管理:在有操作手册的前提下为了避免小概率错误,需要专人定期复查新商品配置情况
权限管理:对商品模板配置、模板本身内容修改,有明确的分工和角色权限界定
实际物流计算备注:
轮胎:发货仓=配置默认发货仓-->本仓
发货仓为配置备选仓 -->转仓
发货仓非配置默认发货仓及配置备选仓-->跨仓
取不到配置默认发货仓-->未知
物流实际快递运费计算:
1. 同一个仓库发往同一地址的订单下所有快递单一起结算,所以先根据channelid(渠道单)计算运费,最后分摊到订单上
a. 如果WeightFeeType(重量计费类型) 是 ‘RealWeight’,就用包裹的重量
b. 如果WeightFeeType 是‘VolumeWeight’,就用体积重(总体积/ VolumeWeightIndex,如果计算出来为0,还是取包裹的重量)
c. 如果WeightFeeType 是‘Mix’,就看包裹的实际重量和体积重哪个大,谁大取谁
5.每渠道单费用计算逻辑:
a. 项目操作费 + 面单费 + 中心操作费 + 首重价格 + 向上取整后的重量*称重费 + 超出的重量 * 续重价格*续重
b. 超出的重量计算规则为(前提一定是总重量>首重,如果不是,则为0):
(1) [续重]=0.5,CEILING(ROUND(总重量,[小数位],1)*2)/2-[首重])/续重
(2) 其他的,就是向上取整后的总重量-[首重]
c. a算出来的费用*折扣就是折扣后的每渠道单费用,不乘折扣就是原始的每渠道单费用
6. 每订单费用计算逻辑:
a. RawDeliveryFee(原始运费,用于快递对账)计算公式:包裹重量/渠道单总重量 * [最低类运费标准]与 原始的每渠道单费用最大值 + 超重费(不超重即为0)+ 保险费
b. DeliveryFe(不含税)e计算公式:(包裹重量/渠道单总重量 * [最低类运费标准]与 折扣后的每渠道单费用最大值 + 超重费(不超重即为0)+ 保险费)/ (如果[是否含税] = 1 则1 + T.[额外税点] ,[是否含税] <>1 ,则为1)
c. 超重费的计算逻辑(订单重量>配置表里的[OrderOverWeight]):
公式为:[OrderOverWeightFee] * 包裹重量 / 订单重量
d. TaxDeliveryFee(含税)的计算公式:DeliveryFee*(1+[额外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