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立的小flag在这个长假里,读完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昨天已读完,心里一直想着写下后感。
当我安静下来准备书写,就有这事那事等着处理,紧急不得不停下,带老人去医院看病。
其实,刚开始读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并不能静下心来读。前面约10章是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只知道写一个有着一双可爱的儿女,一个幸福的家庭的女主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她是一个心思单纯,有点虚荣心的女人,她渴望结识作家和艺术家,为此经常设宴,认识了作者并与作者成为朋友……
真正认真读是从10章以后。故事的转折吸引了我,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为了自己画画的梦想,不惜离开生活十七年在伦敦温暖的家,抛妻弃子,跑到另一个国家过着穷困潦倒,流浪画家的生活,并且执意不悔。
当女主得知丈夫义无反顾的离开,不是为了一个女人,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画画的梦想感到失望至极,竟然开口咒诅她的丈夫,死的时候穷困潦倒,饥寒交迫,身边没有朋友,染上恶病,全身溃烂地死掉。结果一语成譏,她的丈夫最后得麻风病死掉。
作者毛姆是英国的一位著名小说家和戏剧家。毛姆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他的笔风就像一把“解剖刀”,对他笔下的人物采取的是一种“临床”的冷静态度。文中常看到毛姆对人的本性、人的自然本能以及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的思想活动,(潜意识)进行精彩的描述和深刻的剖析。
毛姆客观、冷静、睿智。偏重于在事外,少添加个人情感。他的作品深受很多人的喜爱。我是第一次读毛姆的作品,这部《月亮与六便士》整本读完,我也没能找出,与主题月亮和六便士有关的句子。
离开伦敦五年后,作者再一次见到思特里克兰德。他在巴黎过着艰苦困难的生活,但他毫不在意是否安逸舒适,他更注重精神世界的完满,从未放弃过对艺术的热爱,对画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追求,当他沉浸在绘画的过程时,他会忘记周遭的一切事物,等到绘画结束,即他创作激情燃尽后,他就不再关心这幅画本身了。
思特里克兰德古怪的性格挑起了作者的好奇,最精彩的那段是,作者的好友施特略夫画家为了照顾病重的思特里克兰德,把他接回自己的家中,妻子却爱上了思特里克兰德,妻子后因得不到思特里克兰德的爱情而自杀。施特略夫“赔了夫人又折了兵”。
作者笔下的施特略夫是一个非常有爱、包容、善良,滑稽的人。他对朋友慷慨大方,深爱妻子,对画画评赏特别有造诣,他非常看好思特里克兰德,认为他是个天才,是个伟大的画家。
整本书的高潮在主人公查里斯.思特里克兰德与第三个女人爱塔,在塔希提岛结婚生子,并在此创作出名流清史的画幅。
他到塔希提之后,他的绘画才变得顺利起来。他在这里获得了大量的灵感。从他晚年的画作中看出他毕生追求的事物究竟是什么。
思特里克兰德看到了客观事物背后的一些不可言喻的精神意义,他努力想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就好像是他在混沌的宇宙中找到了一颗星星的运行轨迹,他竭尽全力想把看到的路线整理得更清晰明白一点,但是无奈的是,没有任何途径让他在一片混沌中找到一个可以作为方向标的东西,于是他把痛苦和不甘心全部发泄到了画上。
他想最大限度地靠近他心中的追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愿意使用任何夸张的表达方式,哪怕是极其简单粗暴的线条。他在乎的不是外在客观的形象,而是那些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事物背后深藏的联系和灵魂。他觉得既然他已经看清了事物的本质,就有义务把他们揭露出来。
他最后那幅惊天之作壁画,似乎有些话好像拼了最后一口气也要说出来告诉世人,他一定将他对生活与世界的理解全部倾注到画画中了。他在画画的过程中,一定可以体会到一种难得的宁静,让他的心灵逃离了魔鬼的囚笼。他前面活的这几十年似乎都是为画出这些壁画而做的铺垫。完成这个作品后,他感到心中一片澄明。
这就是他绘画的意义。思特里克兰德终于将他的真实内心世界向我们展露出来了。他很清楚,这是他最后一个机会了。
欣赏他的画,你会不知不觉地走进一个奇妙的世界,就好像是思特里克兰德的灵魂从束缚着他的肉体中挣脱出来,为了寻找能够依托的事物而四处飘荡,最终飘到了这个遥远而奇幻的土地上,进到了适合的躯体里,陷入无尽的沉睡。如果用老掉牙的语言来概括,那就是“得其所哉”。
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真正伟大的人。或许你不会认同他的艺术,但我敢保证你一定会对他感兴趣。他的作品有一种特殊的魔力,能够让人心潮澎湃,引起共鸣。
读完两遍《月亮与六便士》,才勉强写出一点感受,实在不容易。第一印象给我就是情欲与灵魂的分裂,很佩服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为了梦想不顾一切舍弃的勇气,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互不排斥地并存在他的心里。
思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人,他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内心。他创作了伟大的作品,却有着抛妻弃子、夺友人妻的恶劣行径,他热爱绘画事业,却讨厌世俗的束缚。
这是本揭示灵与肉争战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