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那篇你不是书读得少,你是经典读得少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和热议,绝大多数的人表示赞同,这对一个贩卖观点的人来说,是很欣慰的,也看到有人写文谈自己的观点,很惊喜。
从表达角度来说,观点必然意味着偏激,四平八稳的观点是不能称之为观点的,所以观点是用来讨论、碰撞和交流的,毕竟双向的思想交流,才能孕育新的东西,思想这个东西,是异体有性繁殖的结果。多角度,多方位的解读才是对待观点的应有之法。所以,关于经典阅读,关于一些朋友的议论,再简单说几句。
一、读经典是一种深阅读,是阅读的一种方式,提倡深阅读,并不代表我认为浅阅读没有必要,我大谈有关读经典的问题,只是觉得现在深阅读缺失的比较严重。读经典是打基础,是建立一个框架,帮助个人形成思想主干,而浅阅读是收集信息和素材,两者都不可或缺。
二、什么是经典
我说过,经典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东西,但这不意味着经典等同于时代久远,让大家读经典,并不单纯是号召大家一味循古,只读读古人的东西,人类文明几千人,古人的确留下了很多经典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一直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所有的创造与思想都是在古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近现代,很多新的思潮涌起,留下很多灿烂的经典,近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很多新的科技手段出现,这中间也产生了很多经典和值得传承的东西。时间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株守时间去分辨经典,未免太刻舟求剑了。在我看来,经典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一个学科或者领域的发韧之作。俗话说,七岁看老,通过一个学科的童年,可以看出它将来的发展与轨迹,而且更易于把握它的本质与思维方式。比如《国富论》之于现代经济学,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之于宏观经济学,柏拉图的《理想国》之于哲学等等。
闪烁着个人思想光芒的作品,发古人之未发观点,探索人类社会及人类本身的规律,给后人以巨大的震撼与启示。大部分的经典的哲学著作和艺术作品属于此类。
一个学科或者领域的集大成者,充分梳理学科知识的体系,有利于学科知识的标准化,或采用了更利于为人所接受的讲解方法,对一个学科的普及做出巨大成就的作品,大部分的自然科学领域的经典作品属于此类,一些经典教材诸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等等也应该包括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