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16年6月21日,20:00-21:40;1小时40分钟;
阅读书本:《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中,作者:【日】冈田武彦;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中册P9-P129;
阅读目标:了解王阳明的生平,学习其思想
阅读方法:细读
阅读感想:
在今天的阅读中主要了解到的是王阳明的思想学说,以及反复地与门人、友人讲述他的思想,并与朱子学说进行对比。
知行合一:
知行本自合一,不可分为二事。即“知行合一”。
在王阳明看来,如果能够体认到“知行”的本体,那么“知行合一”说就很容易理解了。他到晚年后,认识到“知行”的本体就是“良知”。
我对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理解:知行一体。知(学习)的过程就是行,行(实践)的过程也是知。
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而对比朱熹,他的观点是先知而后行,其实我们原来大多数人的理解就是先知而后行,可见以前我的理解是知与行要合一是随了朱子的理论。今天,读到王阳明的理论才明白,原来应是知行一体。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的动机:……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王阳明阐述“知行合一”的理由: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元来只是一个工夫。
同样的,基于上述观点,王阳明认为《中庸》中的“学问思辨”与“笃行”是同一件事。“若着实做学问思辨的工夫,则学问思辨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辨是思辨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思辨矣。”
故,“学问”就是“行”,“行”也就是“知”。
在知行合一这一观点上,朱熹与王阳明的区别:
朱熹:基于“主知主义”的立场而提倡“知行二分说”;
王阳明:基于“主行主义”的立场而提倡“知行合一”说;阳明学被世人称为“实践哲学”。
晚年所悟“致良知”:
“心即理”的本体就是“良知”,且“良知即天理”,所以他才能从“心即理”的角度来进一步发展“知行合一”说,并且认为,最终还得靠“致良知”去“穷理”。
中年:提倡“明镜”论时的王阳明心学认为“心”和镜子一样,需要打磨,才能廓清私欲;晚年:提倡“致良知”时的王阳明心学认为“心体”是主体性的,可以自主性地运动,通过“心体”自身的运动就可以克服私欲。
关于“静坐”:“兹来乃与诸生静坐僧寺,使自悟性体,顾恍恍若有可即者。”特别告诫弟子们“静坐”和禅僧的“坐禅入定”是不同的。
心的力量:
1、王阳明和黄绾谈“立志”:他的“立志”说是基于“心即理”的立场,他认为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归于“吾心”,只要相信“心”的力量,任何目标都可以实现,即只要相信“心即理”,那么“心”自然会努力,也自然就能取得成果。
2、自龙场悟道后,王阳明便用唯心的观点来解释格物。他认为“物”是意念的作用,而“格”是将其归入正理。即正心之不正,使其归正是为格物。因此,格物的过程就是去私欲而存天理,这也是究理的过程。
3、心学重视动态过程,提倡自生活磨炼中悟道。
今天,读得有点累,很多概念有点绕,特别是在不断的对比中,而这些对比大多各有异同。小结一下:心即理,知即行,行即知,主行学说,实践。
【我在参加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年阅读年挑战计划,本年度我要阅读书籍70-100本,请大家监督。每周没有完成的,发微信红包150元,一年没有达标70本的,再发微信红包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