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懂的干货
《工作DNA》是一本读起来,可轻松可厚重,可有趣可深思的书。
初次相见,书中不过是一篇又一篇小短篇,每个小短篇不过千字左右。看标题,这些短篇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如“游泳和上班族的世界”、“体育竞赛与工作”、“爱情与第一个工作”、“比尔·盖茨和沈从文”等等。很正常,因为这本书本来就是郝明义先生的博客文章汇编,文字风格很“博客”就很正常了。
深读下去,每篇故事中折射的职场道理,看上去水到渠成,本该如此,但细细品味,那些“本该如此”的职场道理,现实中却似乎“并未如此”。
比如:
在“游泳和上班族的世界”一文中,作者说道自己在马拉西亚一个小岛上游泳的经历。当时在海中游泳时,因为天色渐暗,海水由清澈见底变得不透明起来,作者产生了错觉,觉得越游离岸越远。当时,作者想喊救命,但在电光火石之间想到,如果喊了救命,泄了那一口气,可能就真的完了。作者最后凭借着一定能游回去的信念,和维持基本游泳动作的坚持,回到了岸上。
由此,作者总结到,上班族在工作中也不要随便喊“救命”,一旦喊了“救命”,就会等着别人援手,自己不再想办法。上班族在遇到工作困难时,只有一口气的机会时,要用这一口气来自救,依赖自己的基本招数,冷静坚持,只要方向掌握得对,千万不要被周围的错觉所迷惑。
道理听起来,似乎真是不错。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多少被周围错觉所迷惑、尚未努力就喊救命的情形啊:
- 接到一份自己以前从未做过的工作,有的人一看就去找领导:“这活我没干过,不会,怕做砸了,干不了!” 领导表示很纳闷:把“无能”说得这么冠冕堂皇也是没谁了;
- 在读书会中,也有些朋友进行阅读训练时,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求助:没有时间啦、太累没有精力啦、情绪不好啦等等,其实应对这些阅读障碍的方法,在我们的晚课中都有,都可以回放,所需要的只是学习者本人切实去实践那些技巧;
- 继陈安之之后,现在又出来了一些新的成功学:“若要xxxx,读这几本书就够了”,“年薪百万就靠这几招”等等,这些文章、这些“讲座”,深究起来,无非新瓶装老酒,却迷惑了不少职场的朋友,趋之若鹜,几千元几千元地“投资学习”,却不肯踏实下来做好自己手头每一件工作。
- ……
这些例子数不胜数,不是在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支点时,被环境迷惑,大喊救命然后等着别人来打救自己吗?
丰富的故事
《工作DNA》中,除了几个颇有意味的故事。这些故事绝大部分都是以前我们未曾看到和听到的,还有不少是作者在出版界所见闻的真人真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了作者所欣赏和追求的工作态度。
在这些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两个主角:一个是导演卡麦隆,另一个是“微笑的彼得”。
关于导演詹姆斯·卡麦隆,书中说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关于钱的事。卡麦龙擅拍大片,《魔鬼终结者》、《魔鬼终结者续集》、《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号》均出自其手。在拍《魔鬼终结者》、《魔鬼终结者续集》时,他还没有成名,为了确保能够导演他自己写的剧本,卡麦龙以1美元的价格将两部片子的权利卖给了制作人;在拍《真实的谎言》时,由于需要追加拍摄资金,他又放弃了对这部电影的所有权;在拍《泰坦尼克号》时,由于投入资金巨大,制片公司要求其削减预算,他再次放弃了自己的导演加制片费八百万美元,及日后的分红。全球大卖的《泰坦尼克号》,导演卡麦龙最终的收益只有不到一百万美元的剧本费。
郝明义先生总结道:名利可以如何不计?可以如此不计。
关于导演卡麦隆的第二件事,是说他如何制作《泰坦尼克号》的特效的:
电影里的船,是一艘只建了半边的泰坦尼克号。由于在码头上出航的时候,这半边船的方向和历史上的状况不符,所以必须用电脑将方向反过来。
结果,拍这幕戏的时候,为了翻转方向的一致,连每件行李标签上的字,他们都故意倒着写,以便翻转过来后是正的。
那么大一个画面里面,行李标签上的字是什么方向,根本是镜头里看不出来的。但卡麦隆就是要这么拍!
在这篇故事文末,郝明义先生建议大家对照卡麦隆,想一想:
- 自己是不是真正有那么大理想?
- 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大的决心?
- 是不是真有自己的执著?
- 是不是按部就班地延续扩展自己的事业?
- 是不是真的那么一丝不苟地执行?
微笑的彼得,是郝明义在法兰克福书展上遇到的一个人。这个人:
住在奥地利边境上的一个小镇。整个出版社就他一个人,从编辑概念到设计再到成书,都是他完成的。那么精致的印制,是在他小镇上一家小工厂里做出来的。主要的发行,都是他自己骑着单车,送去书店的。忙的时候多送两家,不忙的时候,就在店里多聊几句。赚的钱还够,因此一年出十来本书,就只挑他最喜欢的书来做。
我问他,在巨型出版集团无孔不入的侵入下,他会不会感到压力很大。
彼得淡淡地笑笑:“不会,他们做不出我的书。”
最后,作者总结道:
有时候,第一,是要站到聚光灯下去抢的。第一的成果,是要公告天下的。但更多时候,第一是不需要比较的,孤独的,不为人知的。但是这个时候,我们更要珍惜,更要相信自己,更要淡淡地微笑。
这几个故事于我,没有震撼,只是触动。但这种触动,温柔而深刻。在我的意念中,“工作”的成果,都是代表自己的作品,“工作”的过程,就是创造作品,并通过作品向世界展示“我是谁”的过程。在《K9-7/15 职场情商6: 价值情商 —— 如何找到高收入》一文中,我也谈到,别把任务当工作。只有这样把每一项工作都当做“作品”来做的人,才会有卡麦隆和彼得这样的自信,这样的不计名利,这样的淡泊而从容吧?
对于很多职场的朋友来说,这样的故事不啻是一剂戒除浮躁的清凉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