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数学课堂——洛阳市新教育特色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5月16日有幸参加洛阳市涧西区东升第二小学数学新教育特色教研活动。短暂的半天时间,让我的心灵受到熏陶,收获满满。这次学习听了两节课,一场专题交流,一节辩课。以前观看过语文绘本,却没有机会欣赏数学绘本,今天终于圆梦了。

      首先,王雅梦老师带来的《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这节数学绘本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一课,以大鼻子侦探发现国家博物馆的王冠已被调包,寻找真正的王冠为线索,设置了一系列寻宝任务,故事之生动、情节之跌宕,令师生心弦紧扣。借助有趣的故事情节渗透了数学规律方面的知识,趣味性极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氛围中获取不知不觉知识。这节课是视觉、听觉、感觉上的盛宴。视觉传达出精美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影音对话,给学生一种声临其境的感觉,有一种想当福尔摩斯的冲动、欲望,不由自主的走进故事中,数学的探究中去。王老师提供了"颜色的规律"、"形状的规律"、"数字的规律"、"方向的规律",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找到打开密码箱的方法。

      最主要是把平时比较难的《找规律》这类问题,变得简单化、清晰化。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怎会不喜欢?怎会不参与?获取知识更是顺其自然。

      其次,今天的学习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王老师与孙老师温柔亲切的声音,适时精辟的点评,以及具有亲和力的沟通。再想一想平时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总是以一种严肃的表情面对学生,以一种威严的神情与学生对话。让学生不由自主的就不敢与老师交流,害怕一不小心说错话、做错事,被老师劈头盖脸狠批一顿。我们的学生不会说了,不敢说了,数学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再看看,东升二小的学生:标准的普通话,精准的表达,大方的姿态,无一不让我羡慕。

      今天感触深的还有孙杰老师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与复习》。老师们普遍认为复习课难上,孙老师的复习课让我耳目一新,是我的指路明灯。这节课,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课下自主学习,制作的思维导图思路清晰、内容全面。课堂上,学生展示交流、讲解、辨析、好题推荐,每一个环节都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任。真正把教与学融为一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总之,这次学习不枉此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面对新教育,很多时候让我有些雾里看花,无所适从。而此次学习,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又多了一盏明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