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树

黄堡文化研究 第188期
作者:和谷
编辑:秦陇华


图源网络

皂角树在旱原上算是稀有树种,并不常见。我记亿中的两棵皂角树,一棵长在邻家的院畔上,另一棵则是舅家院前的那个古物。邻家的那棵长得很繁茂,有合抱粗细,年代并不显久远。其枝股七出,拢起一个浑圆的树冠,而且满枝叉间也长实了后生的条子,显得血气方刚。那浑身的圆刺顶是让该子们畏怯,不曾有谁在这棵树上嬉戏耍闹过。以后,也便淡忘了它。而记忆最深刻的是舅家院前的那一棵老皂角树,树干呈倒人字形,极粗,却镂空了许多,也没有象样的树冠。因为缺少刺,似乎不属于它本来的树族。于我说来,在它的怀抱里度过不少童真的时光,而视它为舅家的一种标志了。

前些日子回老家,和母亲一路去看望年迈的外爷外婆,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记得好几年不去了,尤其是同母亲一起重走这条土路,怕是二十多年不曾有过的事。一辈一辈人与日子一样快。因为前几年的憨雨,加上地下煤层的开发,祖祖辈辈所栖息的这一茬土窑都塌得所剩无几了。舅家村子里的人们,凭借下煤窑挖炭挣的血汗钱和公家煤矿对地面住宅损失的赔偿款,在原上重造砖窑和水泥平房了。还未搬出的几户人家就显得萧条寂默起来。况且,村上规划这些旧宅地为果园,已经雇用推土机在处理废墟了。外爷外婆仍还住在这里,说要搬到原上的新砖窑里去,当下是舍不得离开的。还有的旧景,便是这棵古老的皂角树了。

刚到舅家崖畔上时,我就先看见了这棵梦里复现过多少回的皂角树。按说它同样递增了二十多个年轮,却面貌依旧,比人显得耐老多了。边缘有细纯锯齿的卵形小叶间,已有花后的带状英果。到秋里落了叶,那红棕色的皂荚便如同镰刀,表面有白色粉霜,一弯弯地挂在枝头,在风里摇响着。那时候,树下不远处就是涝池,常有婆娘女子们洗衣浣纱,棒捶起舞,笑声喧嚣,洗溜用的去污品便是皂荚。荚果可入药开窍,刺儿能托毒排脓,其种子则是煮锅豆类中的上品。如今,这一切都成为往事,化作残梦了。

图源网络

外婆说,推土机把烂窑都推平了,直逼到这孔窑洞的门槛前,说要毁了这老皂角树,嫌它遮地。那天早晨,推上机朝着皂角树撞了半响,撞不倒,也便作罢。说这老树一百多年了,根扎得深,怎么能推倒哩?让它长着,作个纪念。或许它在地上没有了立足之处,但在不少人心里永远拥有它的位置。我从心底隐隐感到,包括皂角树在内,旱原上的某种气质正面临着痛苦的蜕变与悲壮的诀别。新生命的进程,在皂角树羽状的叶片上飞动不止,和阳光一起舞之蹈之。


该文原载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七日《人民日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吃了晚饭,天将黑未黑,天边的云一凑一凑飘着。小侄子在家里闹得慌,为了让母亲安心做家务,用车推了两个小侄子出门玩。 ...
    伊水芦笛阅读 3,448评论 2 0
  • 01 皂角树,在老家的方言里叫“皂棵树”。 村中曾有一棵皂角树,长在一个空台子上。台子后尾有一间瓦房。听说是村上一...
    春之原野阅读 1,907评论 8 9
  • 皂角树啪啦啦 额在城门找额妈 额妈问额几岁咧 额和牛娃同岁咧 牛娃把额脚踏咧 额把牛娃撒把咧 我出生在渭河古河床南...
    唐文华_45f3阅读 556评论 3 2
  • 文/梅子花开 小时候,我家门前有一棵皂角树,不知是什么时候栽种的,也不知是谁栽种的。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它很高大、粗...
    梅子花开心语阅读 980评论 4 6
  • 周六 晴朗☀ 前提在先,所有的经验是目前能想到的但无论别人说得是否有用都必须要自己先行实践尝试。 定个短期目标&长...
    福尔摩洋阅读 20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