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无常是人生的固有剧本,我们总会被人生路上的一些事情所困扰,将我们陷入迷宫,我管它称之为“心理迷宫”。假如我们进入了这个迷宫,随之而来的就是那些负面情绪——焦虑。
真人迷宫游戏里,我们处于一个空间内,不断地尝试不同的线路,只为寻找那唯一的出口,每场游戏定时1小时,如果1小时候出不去,工作人员会来接你。人生也和迷宫一样,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帆风顺,少走弯路,早日过上理想的生活。所以大家逢年过节相互祝福时会常说:“祝您一帆风顺,心想事成。”
可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的第一天,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哭,之后才会笑。在日常生活中,焦虑无处不在,比如你的朋友新买了一辆车请大家试驾,你会产生焦虑:我车技不好,碰坏了怎么办?为什么他能买这么好的车,而我只能挤地铁去上班?再比如看到家里长辈的日渐衰老,随之而来的是每天必须吃药去维持健康,你就会焦虑:父母操劳了一辈子,而我现在事业未成,甚至每个月的收入不够自己还信用卡,二老将来真的病倒了,我该怎么办?
相信大家都玩过杂志或网络上的迷宫游戏,比真人迷宫简单的多,给你一张图,让你挑选线路最后走出去,技术高超的人可能几秒钟就能看到最佳线路,最后通关,即使是每条路都走一遍,也就几分钟的时间完全可以结束游戏,为什么纸质迷宫比真人迷宫简单得多?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迷宫的构造,在纸质迷宫游戏中,我们并没有身处环境之中,而是跳出迷宫之外来玩的。
2015年7月,刚走出校园的我,在我的床上待了整整一天,夜晚23点我发了一条状态:毕业后回家第一天,在床上躺了一天,感觉自己像个废人,我想上学。状态刚刚发布,我微信里所有同届的大学好友纷纷点赞,在状态下讨论自己第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当时我们十分焦虑,索性我拉了个微信群,因为上学时天天见,不需要建群。
大部分人第一天和我一样,躺了一天,未来何去何从是个问号,加上天气炎热,心情都很烦躁,群里面都是在相互诉苦,这是我真正认识焦虑这个情绪的开始。
我想既然大家都很焦虑,相互诉苦也是无济于事的,就提出了一个想法:大家跳出自己,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问题,会不会更清楚一些?
起初几个朋友是十分抵触的,说自己就是自己,怎么跳出来看?这种情况就是已经走到了迷宫的死角,又找不到回起点的路,也可以称之为牛角尖。
我用了一天的时间去总结我自己的焦虑来自哪里,为什么会产生焦虑,如果我跳出来以旁观者的角度看,会怎样。在我把自己的问题分析完并且消除了我的焦虑之后,和几个愿意和我一起试一试的朋友互相讨论,他们也相继消除焦虑,三天的时间,我们群的话题就开始转变了。
我焦虑就是毕业后觉得自己学的并不扎实,并且现在家乡的经济发展并不乐观,我担心自己工作后不能胜任岗位被人笑话,又希望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渴望去工作去锻炼。同时我想到更大的城市去锻炼自己,又想留在父母身边能够照顾他们,并且我不喜欢我的专业,因为建筑行业现在并不景气,索性就在家葛优瘫了。
怎么样,我的情况应该和你们当初刚刚步入社会的情况有共鸣吧?下面我来做一遍我是如何分析自己问题然后得到解决的。
首先,我跳出这些事情,把这些问题当做是一个熟悉的老友向我求助的,不是我自己的问题,这样就不会对自己的颓废和堕落有仁慈之心。
其次,试着和这位老友对话,一定要记住,你对这位老友的理解不等于对他的放纵,假如你对他放纵,那么这个方法可以不用看了。
第三,分析问题的根源,担心自己专业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实践太少,所以必须有实践才能有信心,实践的唯一快速途径就是上班,求知的路上是没人会笑话你的,不怕犯错,怕的是明明错了你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所有的知识和实践积累,都将是你将来更好发展的阶梯,也是一切生活质量的奠基石。只有发展好了,你在哪,父母就可以跟你去哪。
第四,找到你的兴趣,你喜欢做什么?比如写作、运动等,每天投入到兴趣爱好之中,或许你不喜欢你所学的专业,将来的某一天你的爱好也可能成为你的工作。
最后,持之以恒的保持积极的态度,可以愤世嫉俗,但不能自暴自弃,外界的一切不是自甘堕落的理由。
后来因为工作,遇到了很多不平等的事情,也遇到了很多内心阴暗的人,我曾一度的陷入焦虑,最长的时间有2年,严重的时候失眠,整夜睡不着,脱发、过劳肥等,辞职后在家静心思考,为什么我忘了跳出来看问题?初入社会的我因为工作上的人和事,竟然把这套方法忘得一干二净,经过一上午的自我分析和对话,我再次阳光起来,然后开始练字、锻炼身体,体重一个月就下了10kg,也恢复了一头茂密的秀发。
直到今天,遇到一些心烦的事情我依旧会产生焦虑,但是我焦虑的同时会提醒自己跳出来看待问题,我用这种方法使自己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积极的去应对,因为很多事情只有你去做了,才会消除心中的焦虑。
愿亲爱的你们,心中每一天都被阳光所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