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

语文老师是刚刚迈入三十的女教师,平时穿着时髦,性格个性,常常跟学生们谈心。她有两位上幼儿园的孩子

这天上课她说,为什么你们有时候遇见事情不愿意跟父母说呢?

我们七嘴八舌,有怕挨打的,有不愿意的,有的甚至不想与父母沟通

语文老师一针见血:

我的儿子吧,有一次他在学校碰见伤心事了,回来之后,他说‘妈,我在学校……’

结果他话还没说完就发现我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

然后他就失魂落魄走开了


语文老师接着说:自那之后,我的儿子就未再跟我谈论过事情了。很多时候,不是你们不愿意跟我们交流,而是说你们在这里得不到安慰,就像是我儿子,他很伤心,他需要安慰,但他在我这里没有得到安慰,所以他从此以后就不再愿意跟我沟通。


这段话使众人想了很久……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孩子去跟父母说:

爸妈我头疼

如果你的第一反应不是这样:

很疼吗,我带你去看看吧,用不用先休息一会?

而是:

你看看自己都不会照顾自己,是不是又手机玩多了?我告诉你别再玩手机了,你的学习因为手机也不知道退步到哪一步了,今晚把手机给我……


又或者孩子回到家:

妈妈,爸爸,我这次成绩退步了……

家长是这样:

没有关系,找好原因,下次继续努力,我相信你孩子

还是:

你看看你成绩,自己扪心自问一下你好好学了没有,啊?就知道玩手机看电视出去玩,你还会干嘛……


这也是为何孩子们宁愿在网络上去与同学聊天,抑或相信一个认识的网友也不愿意去和家长交谈的原因

人都是需要安慰的,没有人愿意在自己伤心哭泣的时候周围的人在问这问那抑或责怪谁,我们希望的仅仅是一句真心的安慰


旧时代的教育方式,不能强行安装到新一代孩子们的身上

语文老师也说到,家长们总在认为,电子产品或者玩耍会毁掉一个孩子的未来。但是,让孩子死学就真的好吗?

许多同学反映到,自己的父母总能将一切事情责任都推卸到电子产品上,近视,学习退步,头疼身体痛……虽然也有这方面的例子,但又有多少家长会好好的说呢?

再举一个例子

当孩子这次考试考好的时候,你会不会带上孩子去奖励或者鼓励他呢?

同样的,假如他这次考试没有考好,你就会去找各种理由,或者将所有的原因归结于手机,浮躁

就像许多人说的,中国式家长只在乎结果不在乎过程。生活也是如此,但过程被拿来随意编造那就是我们不满


放假来的两个月,概括式复习完了八本教科书,主科一科一本资料写完,副科一周十几来张背书和习题卷子。

每天从早上六点马不停蹄学到晚上六点,再回家写到半夜。因为夏季的原因,放学时间晚,班里最早完成作业的同学也将近十一点。

临近考试,一天十节课,一辅导一早读一次数学考试,每次下课课间10分钟,老师提前五分钟进教室提前三分钟讲课。

数个夜晚我都在回家的路上睡着,或者在去学校的路上睡觉,每节下课去厕所要用跑的,因为晚上睡眠不足必须趁课间睡觉,一天去卫生间基本上只有中午吃完饭去一次。

回到家面对父母的迎接会感觉一整天的疲惫都消散了好多,但假如面对着父母的冷脸或者责备或者吵架,哪一天自己的情绪就会压抑到爆发而出

理解是必要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