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落了单,国家有麻烦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第一次知道这部电影是在单位的信访工作专题培训课上,上课的老师是信访工作的专家,建议大家看看这部电影。那时候电影还没有上映,计划是排在中秋档期的。早早就期待了。还找出刘震云的小说原著一睹为快。到了中秋节,不知何故,期待的电影并没有如期上映。倒让人生出点担心,这个敏感题材的电影能否真的上映?
11月18日,影片终于上映了,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发文。周六加班,直到周日下午终于有机会走进上海影城,一家人一起。家有中考生,其他娱乐活动基本没法安排了,集体看电影、集体讨论交流成了家庭主要的集体性娱乐活动。
先问女儿的观感,她说感觉那些官员好可怜,就像是没有时间好好复习,只是无奈做题赶快交作业的学生。这是她现在状态的投射。影片中这些官员的敷衍其实有着一种体制的无奈。
在自己看来,这部电影对中国官场运行状况有基本准确的表现。在最后由李雪莲吐露心声,当年假离婚其实是为了生二胎,这算是顺带着对中国二胎政策放开不够及时的某种批评。她丈夫最有问题。是他的处女情结导致他在拥有如此美妻时仍耿耿于怀,竟然欺骗妻子,将假离婚弄假成真,并当众说出妻子是潘金莲这种具有杀伤力的言论。大头将自己与李雪莲的关系作为和政府讨价还价的砝码,这一段是最猥琐、最恶心的,这种欺骗和出卖给李雪莲带来的重创无疑是巨大的。
在熊爸爸眼里,这种认识还只是李雪莲的认识逻辑和水平。在他看来,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是揭示出“群众落了单,国家有麻烦”,因为李雪莲,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造成了诸多公共资源的浪费。
群众落单,首先是组织的落单。
在电影中,李雪莲几乎始终是一个人,他虽然有弟弟,虽然弟弟得到她在经济上的很多支持,但当她需要帮助的时候,弟弟并不能够给她带来实质上的支持。她自己的家庭是她自己出主意弄假成真地破裂瓦解了。她所在的村镇,没有什么组织可以给她提供支持;虽然她在佛像前许愿,说自己信佛,可惜佛教也没有什么组织可以提供支持;虽然庄严隆重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场有那么多的官员和方方面面组织的代表,可最基层、最卑微如李雪莲却在实际上得不到任何组织的支持。给她出主意的竟然是她的那头不会说话的牛!
群众落单是文化上的落单。
李雪莲最初只是想要讨个公道,希望有一个能给她提供支持的舆论场,可当她提着礼物,打着七弯八拐的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去找王公道(王的公道),她没有得到到她想要的。过去,公道自在人心,现在,公道是程序合法。李雪莲要的公道在文化上已经不再!她苦苦追求的公道到最后也没有个说法,只是秦玉河的意外身亡画上休止符。
群众落单也有自身的问题。比如李雪莲自身是有问题的。她的问题是她的贪。要单位的福利房,要不罚款的二胎,要完整的家庭。精打细算的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她的执拗还真是害了不少人!反观自身向内求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一部电影,必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更多的不同角度也是对创作者的尊重。
《我不是潘金莲》果然是不负期待的一部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