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作品即展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周二与东翁先生相识于三好姐的三好书院,我们一起逛龙坞镇的光明寺遗址,东翁先生比我大两轮,给我一种未卜先知,铁口直断的玄学大师感觉,当然我得承认我是个玄学小白,对天地鬼神敬畏,凡是不理解的,先听之,学习之,不做评价,过几个月几年再说。下午还去了一个建筑艺术家柯先生那里喝茶,可能那天聊的比较投缘,东翁先生和柯先生约我改天再聊。今天登门拜访东翁堂茶室,在西湖北山路香格里拉酒店一处半山腰幽静处,从下午两点多到7点多,聊了整整五个多小时。



我与东翁先生以及诸好友游览西湖区光明寺遗址。



东翁堂


东翁先生给我讲了很多神断的案例,以及游历道家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各种体验。还有他年轻时和曹禺,臧克家,冰心,张岱年,刘开渠,夏衍,贺敬之等文化名人的交往故事,我深刻感受到和大师们交往,不是学习知识,而是感受大师身上那股精,气,神,我20岁以前也曾近距离接触杨振宁,余光中,白先勇,林毅夫,段永平等人,感受的是一种能量,在那个时刻,能量从他们身上流动,散发出来能让自己精神得到成长。

人生三种有益的快速成长,醍醐灌頂。1、高人开悟之点醒;2、大起大落之体验;3、灵魂对话之思考。高人开悟,高人俯瞰芸芸众生,犹如人俯瞰蝼蚁。大起大落,方才识别众生相,佛祖相,世间相。灵魂对话,静能生慧,追求的是体悟,超越感悟。

我们一起还聊明朝理学大师陈白沙,王阳明等,东翁先生说读书,也会染上书本身的浊气,本来好好的人,却被书的浊气污染了。

让我想起来陈白沙的《道学传》,两个重要观点,一,书何其多也!读书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中,耳目乱迷各家之说,忽视了体验,弘扬自我的精神生命。二,“《六经》,夫子之书也;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其味,《六经》一糟粕耳!犹未免于玩物丧志。”陈白沙认为读书的目的是求人之道,以明吾之本心,至于文字内容,不过是酿酒剩下的糟粕。醍醐灌顶!圣人之道,不是通过文字而传播,不应该通过读圣人之言而求圣人之道,而是通过自己的生命体悟而求。

以下是东翁先生的诗词和摄影,一个人的作品即展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鹧鸪天

东翁

寶石山畔分畫秋。西湖吐翠與君游。

龍翁共映心神醉,輕點江東一葉舟。

紅塵路,幾時休。仙途問道忘離愁。

心成歡喜容顏少,鵲伴賢良上鶴樓。

唐多令

甲辰四月初一幸得妙緣感應初四再游𤨡玡醉翁亭並獲時辰以觀雲山夜歸岭南久雨而晴,今辟谷斷食七天以念家母之壽,慈恩天来

东翁

掃雨踏雲霞,蓬萊醉客家。碧水清荷苦春花。

袖拂群星天帝意,舟帆處,已天涯。

竹隱醉仙茶,桃源問素華。聽溪聲十载寒沙。

字里瑯玡追北雁,攜手渡,夕陽斜。

鹧鸪天

東翁

小滿初荷映池塘,三更雷鼓起丹陽。

雲來仙客餐霞見,嶺粵朝元訪荔鄉。

增城外,小樓旁。翠桃檐外赐天方。

彩虹玉帶塵藤現,夜雨龍門參慧光。

白玉堂為曾國藩祖宅,也是其出生地,為曾家長子長孫,祖宅藏風納氣,文峰筆架,章印執手,來龍去脈難得佳地,門前池塘,遠溪猶蟒蛇出山,道可道也。其祖墳更是乘小雞啄米之吉,妙不可言。

再訪富厚堂兼憶曾文正

东翁

乘風雅致訪國藩,

何時曾几將相候。

百年風光君揮就,

雨打荷葉富厚周。

东翁先生与赵为民教授诗词唱和。

大寒迎雪·趙為民先生

                                      东翁

                            時向清寒已望春,

                            傳音北上雪朝真。

                            九霄天外可知我,

                            仙境江山不染塵。

注:赵为民,北大教授,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



东翁先生朋友圈


东翁先生的词


图为东翁先生,我拍摄于西湖区龙坞镇光明寺遗址。


东翁先生摄于西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