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课上课铃还未响,我就走进教室,打开课件,写好字卡,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上课与孩子们一起拉开这个春季的“种”字序幕了。
铃声终于响起,与孩子们简单聊聊过后,正式进入“种”字活动。首先进入《春夏秋冬》,这环节主要进行看图识字,穿插字源识字,同时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因这是寒假后的第一次正式上课,我似乎没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激情,故速度较慢,一节课只带孩子们认识了四季中的四种天气现象,写了“春”“冬”“吹”三个字,刚准备让孩子结合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详细描述一下春天的景象时,下课铃声响起,只好作罢。
第三节课是我在本班的美术课,正准备给同学们发书时,扭头看到了我在黑板上画的几笔简笔画,突然灵机一动:这节美术课不上课本上的内容,结合上节语文课的描绘春天带孩子们进行春天写绘。这样,岂不是可以一举两得吗?
迅速放回美术书,再次让孩子们结合图片叙述春天的美景,并仿照上学期《晨诵课》里《秋风吹》的写法,创作一首题为《春风吹》的儿歌,并结合儿歌内容配上相应的图画。要求一提,同学们马上来了兴趣,拿出笔创作了起来。只是因为刚刚开学,有很多同学没有彩笔,也没有稍大的纸,因此,很多同学打算回家后完成。
这节美术课上,虽然有部分同学的作品没完全完成,但他们的思维被彻底打开,创作的激情也被激发了出来,有的同学还仿照创作了四个季节的儿歌呢!这种学科融合的教学,我很喜欢,相信孩子们也会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