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邀请到了有30多年电视采编工作经验的陈志军老师来跟我们分享《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他目前是顺德电视台的导演、制片人和节目编审。除了这些高大上的身份,他跟我们一样,也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家长。而且他的女儿是我们羡慕的北大学子。我一直认为,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成才,除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助力外,最最根本的还是家庭教育,也就是孩子的父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和引导。
老师分享的前半部分是传统文化,这都源于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从儒道法墨各大家,到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很多名篇都是随口就可以吟诵。而且,他还分享了他的记忆小秘诀,就是把首字提取出来串成一句话,其实就是我们右脑记忆法里面的“字头歌诀法”,真是跟我们的理念十分契合。
说实话,听老师引经据典的时候,很惭愧。很多经典都没有好好读过,比如老师推荐的《世说新语》和《古文观止》都没看过,四书五经也没研究过,瞬间有种要恶补的感觉。好吧,自己的文化底蕴还是不够,要学习。
到了家庭教育的版块,老师开始分享他跟孩子之间的点滴经历和成长小故事,那么大家听明白的就多了,每过一会教室里就传来爽朗的笑声。
其实听下来,我们知道,在他们家里,从来都是安全第一,没有成绩第一的想法。而且孩子并不是那种死读书很刻苦的孩子,当然也不是上来就成绩特别好,天天名列一二的孩子。陈老师说到孩子考初中没考上重点一中,上的是罗定邦。而且最好的一次成绩是年级第四,平时都是十名之后。老师的理念是前十名老师学校和家长给的压力很大,天天都被盯得紧紧的,孩子也会随之压力增大,所以,不如十多名来得轻装上阵。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心、耐心、高质量陪伴,这些是必需品。老师今天提到的让我最有触动的点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欣赏。我们平时不断的提要给孩子肯定欣赏赞美,但是我们有没有得到过孩子的肯定欣赏赞美呢?你在孩子的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有在孩子面前展现你的优点吗?你有让孩子知道你对这个社会对他人有什么贡献吗?老师通过跟孩子分享他电视采编过程中打假的一个小故事,让孩子发现并认可父亲的伟大。当然,这样的事例要贯穿孩子成长的全过程,偶尔拿一点跟孩子分享一下,不唠叨,不表功,真实自然。
当然,老师说到他跟孩子玩游戏的场景也让我特别感动。一个大男人,跟孩子玩各种角色扮演游戏,水浒西游记里面的很多人物他们都扮演过。而且看了李逵与汤隆拜把子之后,孩子要跟他拜把子,他俩立马就跪地上、仪式走起。我想很多父亲都做不到,如此投入如此平等如此同频。
我们身边的很多父亲都忙着挣钱,没有什么时间陪伴孩子。即使偶尔有时间,也称不上高质量的陪伴。把自己放到孩子的位置,愿意走进她的内心,按照她的频率,想让孩子不喜欢都难。
父母的高度在哪里,孩子的高度就在哪里。今天家长们听完,都在感叹,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上北大,因为她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父亲。当然,母亲的功劳也不容忽视,跟潘姐接触下来,美丽优雅,谈话起来非常的平和温婉,给人很舒服很谦和的感觉。而且说起孩子培养得那么好,她会对丈夫赞不绝口,不存在抢功劳啥的。她说自己负责养好孩子的胃,做各种好吃的,而爸爸负责陪孩子玩。多么默契的搭档。
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学到陈老师那么深厚的文学功底,不能让孩子国学经典信手拈来。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学着去跟孩子更投入地玩,去展现作为父母的价值和优点。
非常感谢陈老师的热心分享,感谢潘姐、李老师的到来。同时也感谢今天到场的家长朋友们,你们的支持让冬天的教室充满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