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同志 吴同志
——瑾以此文献给当年为农村科技扶贫作出贡献的无数个许同志和吴同志们,并代乡亲们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真诚的说一声:许同志,吴同志,你们辛苦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在一个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一对青年男女学生从农学院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分配到省农科院从事科研工作。
过了几年,他们相爱并结了婚,有了一对可爱的儿女。七十年代初,国家号召知识分子要到广大农村去锻炼,支援边区建设。为响应国家号召,这对城里的大学生夫妇,背着孩子,提着行李,离乡背井来到了几千公里远的贫困省的偏远小山村,住了下来。
在上级陪同人员的介绍下,小山村的乡亲们知道了这对夫妻是省里派来帮助他们的专家,淳朴厚道的乡亲羞涩的称呼他们为同志。(“同志”是当年的农村,乡亲们对大地方来的文化人的代称,)开始乡亲们都以为他们就是来呆两三天,看看山逛逛水就会离开,就是两个过客而已,根本没有想到过,这两人一呆就是十几年,因为他们的到来会给他们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开启了一扇科技兴农的窗户,并福泽到后世子孙。
他们来到的这个小山村,处于乌蒙山脉深处的一个山脊上,是当年大队和生长队的所在地,321国道公路从上而下蜿蜒盘旋穿过村庄,使得这里的交通还算方便,但这里严重缺水缺电,吃水要走八九百米的泥巴路去村边水塘挑,干旱年份雨水少,水塘没水,只能到两三公里远的地方去背水,照明用的是煤油灯,煤油要到五六里路远的集镇去买,生活十分不便。许多生活用品只有等到赶集天才能买得到。曾经,这里因为生活的极不方便一直留不住外来人员,没想到,夫妻俩竟克服重重困难,留了下来,乡亲们也记住了夫妻俩男的姓许,女的姓吴,都礼貌而敬佩的称呼他们:许同志,吴同志。
夫妻俩一来不久就和村民共同劳作,很快他们发现这里基本上还处于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生产状态,向天要收成,成了乡亲们无奈的共识,粮食品质差,收成薄,种收不平衡,红薯,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也没有应有的好收成,满山的果树没人管理,基本处于任其自然生长的状态,加之品种老,挂果率低,果子个头小口味差,卖不出好的价钱,村民全年的所有收入基本接济不到来年,生活极为贫困。由于不懂科学的种植和管理,不会利用本地大好资源,乡亲们相当于守着金山讨饭吃。
夫妻二人通过对村子地形地貌的深入考察及对土壤的酸碱度等的细心分析研究,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光照条件等的综合分析,他们有了很大的信心,决定运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带领乡亲们改变当地落后面貌。
开始进展不是很顺利,因为很多老人觉得自己种了一辈子庄稼,除了靠勤劳就是靠天吃饭,从没听说过种地还有科学的方法,所以持怀疑态度,不是太支持。
任何新生事物,开始推行都不会一帆风顺,何况那个年代,村民普遍文化水平低,见识有限,不相信也属正常,夫妻俩决定用实际行动和看得见的效果让乡亲们信服。
要改变,他们决定首先从种子开始,针对这里土壤非常适合种植玉米,他们想方设法帮助乡亲们从外地引进优质玉米种子,并亲力亲为指导乡亲们科学种植和科学管理,同时还因地制宜,鼓励大家拓展经果业,他们还从村里挑选一部分有文化,有上进心的年轻村民进行培训,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并理论结合实践,晚上在煤油灯下给大家讲解理论知识,白天带领大家忙碌在田间地头、实验地、果园等地,进行科学实验,手把手的教给村民果树嫁接技术,农作物制种、配种、育种、人工杂交授粉等等技术,经过他们不断的试验,嫁接,逐渐改良了本地落后的柑橘品种,并培育出了新的品种——夏橙。夏橙的成功培育在当年曾引起过不小的轰动
冬去春来,很快,乡亲们就看到了他们意想不到的收获,首先村里的苞谷获得了有史以来的大丰收,不仅棒子大,籽粒饱满,而且品质好。经济作物也增加了许多品种,并有了前所未有的好收成,满坡满园的优质水果吸引来了众多外地买家。村民家里开始有了余粮,腰包渐渐鼓了起来,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村民越来越自信和开朗,他们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科技带给他们的切身好处。那些年,村子一度被评为“农业学大寨”先进集体。经常有外地参观考察团来村里学习、交流、开现场会等。村民依然亲切称呼夫妻俩:许同志、吴同志,但此时的称呼已融进了更多的内容。
许同志和吴同志依然默默无闻扎根在山区,直到八几年国家实行农村包产到户政策,他们才离开村庄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他们虽然离开了村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当年在这里种下的科技兴农的种子却已经生根发芽、代代相传,并蓬蓬勃勃的生长,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传承更新着。如今这里早已是最早的一批小康村,我想,如果没有当年像许同志和吴同志他们这样的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引领,今天的农村科技扶贫帮扶工作不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毫不夸张的说,他们是科技扶贫的先行者和带路人!
2021年5月26日于六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