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打卡第113】7.10《没有病千万别创业》

“嗯,我爱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的结尾。”这是80后创业明星茅侃侃发的最后一条朋友圈。去年1月25号,茅侃侃在家中开煤气自杀,享年35岁。他曾是媒体和年轻人追捧的创业明星,但英雄的故事却没能继续。据媒体报道,因公司经营问题,他生前饱受抑郁症困扰。都说娱乐圈是抑郁症高发人群,其实,创业者也是抑郁症高发人群,很多知名创业者都得过重度抑郁症,比如任正非,毛大庆,张朝阳。

创业者是大众眼中的“强者”,但在现实面前却是不被理解、忍受孤独的“弱者”,甚至成了“高危群体”。硅谷顶级创业者、投资人本·霍洛维茨在他的书《创业维艰》里说:“在我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硅谷顶级创业者如此,其他创业者会好到哪里去?事实上,创业3年的公司,93%都会死掉,活下来的只有7%,而且,这还仅仅只是活了下来。创业是件很苦逼的事,你要面对别人的不断否定,你要独自忍受孤独,你还要随时随地经历各种不确定性。

既然创业这么苦逼,为什么很多人还要去创业?

为了赚钱、为了名声、为了社会地位?

不可否认,这些是众多选项之一,但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些,只有3天顺境的霍洛维茨,坚持不了8年时间。一定还有另外的、富有魔力的东西激励着创业者。在我看来,这项富有魔力的东西,就是创业者对创业过程的热爱。你热爱创业过程,热爱你做的事,你才有可能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下去。所以别劝身边的人创业,因为你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极限苦逼的情况下,承受巨大心理压力,还能鼓起勇气前行。创业是一个人的夜路,没病到一定程度,你千万别去。

01

一条通往孤独的路

2017年某天,刘润老师发了条朋友圈:今天特别不想去上班,但不知道向谁请假,只好去办公室。

众多创业者点赞。

如果你是员工,累了可以向老板请假,但如果你是创业者,全年无休才是你的常态。

你只能默默承受。

去年6月,戴科彬创建的猎聘在香港上市,成为在线招聘领域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戴科彬从2008年辞职创业,到2018年公司上市,走了整整10年。在猎聘上市的宣传片里,经纬中国合伙人肖敏、同时也是戴科彬的投资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2010年戴科彬最困难的时候,有一次半夜给我打电话,说他在高速收费站没钱了怎么办?”

肖敏说,“你说怎么办啊,难道我现在给你送过去吗?你找后边的车主借一下呗。”

过了收费站,戴科彬和肖敏聊了半个小时。

后来肖敏才意识到,“戴科彬当时并不是想要什么答案,他只是想找个人聊会儿天,他太孤独了,只是不知道该联系谁。”

所有的创业者,都是孤独的,尤其是在遇到挑战的时候。遇到挑战时,你很难和创业搭档甚至员工分享,你也很难拿回家和家人分享,这个时候,投资人可能成了你唯一的倾述对象。

更有甚者,连投资人也不敢说,因为TA怕吓跑了投资人,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

有人说,创过业的人和没创过业的人,已经是两个物种了。有些东西,经过岁月的洗礼,会刻在你的脸上,会刻在你的眼神,会刻在你的灵魂。

腾讯的人给傅盛说,马化腾经常在极度自信和极度自卑来回切换。傅盛说他以前不理解,但现在他理解了,因为这也成了他的常态。其实这是大多数创业者的常态。

你和别人聊你做的事,聊一个人说你这事不靠谱,聊另一个人也说你这事不靠谱,当这样的反馈多了,你就会自我怀疑,我是不是做错了?

你每天晚上睡觉前还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马上就要完蛋了,但第二天早上起来又觉得自己太牛逼了,可以改变世界。

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理解这种反复无常的状态转换,当这样的情况反复发生,你也就彻底习惯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曾无数次 背对夕阳 想要逃过 一天的落幕 却总是 在空明的月光中 幡然醒悟 时光远比分手的爱人 更绝情
    此情长阅读 127评论 0 2
  • 文/柒未雪 肖雅明恋岳漫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按理说,一个有着天然萌面容的校花搞定一个相...
    凤栖梧桐阅读 609评论 3 1
  • 独登高,斜雨密。无人处,见嫣花含泪,千松动摇;潇潇春逝晨昏时。 无人会,怎奈何,千层绪。径默自踯躅,天地动容;涩涩...
    寒扬阅读 256评论 0 36
  • 从一片葱茏里走来,梦和诗都被染绿。诗藏在抽穗的麦苗里,梦呢,则被布谷鸟的歌声,拉得丝丝缕缕。 一纱薄雾,轻轻地,柔...
    溪流娟娟阅读 271评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