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是学习达人成甲写的一本书,一年前卖就很火,可惜我现在才看到这本书(但不晚)。先是从网上淘电子书看,然后下载txt整理文档看,具体方法详见我的上一篇wps目录整理(不过这篇文档整理相对复杂很多)。看了之后,收获很大,又特意到京东上买了纸质书,也是对作者知识的尊重吧。
先说说学习达人成甲:入选逻辑思维评选的“中国最会学习的人”,逻辑思维《成甲说书》主持人,其他不多说。
先说说自己的读书体会。成甲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临界知识。什么是临界知识,就是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成甲认为,只有掌握了临界知识,才能开启学习的“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模式,从而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
我们一生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学习公共基础课培养执行能力,学习专业必修课培养专业能力,学习通用必修课培养结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精进临界知识,我们要做的是把80%的时间用在20%的关键问题上。建立自己知识体系。然后融会贯通。脱离“低水平勤奋陷阱”。好的读书方法是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在这个基础上,其他知识添砖加瓦。
很多人读书,从头读到尾,没有框架、没有重点、时间长、希望眉毛胡子一把抓,可是最后什么也得不到。一本书只要能够有一点点收获,已经善莫大焉。半本《论语》治天下,这种书需要精读,那是经典。如果快速阅读后,发现书不错,再进行精读,都没有问题。
书中提到了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具备的两个心态:绿灯思维和以慢为快。
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
临界知识是成甲提出的一个崭新的概念,对于我初次接触甚至有点拗口,但说实话,这本书是我读得非常认真的一本书,给我帮助很大。
首先,我觉得极大地缓解了我的知识焦虑症,《简书》、《得到》、《混沌大学》等等好像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如成甲在书中所说,以前每年要读完100本书,每天至少要读完20页,压力很大,但最后发现陷入了“低水平勤奋陷阱”,这段读书经历基本没有。其实很多人包括我这些所谓的自律人士也有这个感慨。
其次,成甲在书中提出了学习要在新旧知识简建立联系。我们要做的首先是要搭建一个大的知识框架,类似于造房子的框架结构,在后续的学习中,逐步把后续完善起来,如砖墙,如吊顶,如门窗,或者一些小小的绿色植物点缀。而不是希望以后把每一本书都读全读透,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读书馆。当然这个框架的建成是非常困难的,但日积跬步,方能至千里。
最后本书提到了很多好书,都很经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好好学习》也给我们推荐了一个快速个人精进的书单,先收藏,有机会慢慢阅读。希望自己进步,任何时候都不迟,找到一两本好书,通过这两本好书,总有办法会将我们带到一个牛人集聚的地方。另外书中也提到了很多好的方法论,如记忆宫殿法,写反思日记的方法以及很多工具的使用,都是值得读者借鉴。
不过有一点我有点不解,豆瓣上对这本书的评价分7.8分,不是很高,甚至在评论区里有很多不友好的文字。是不是知识管理的书都很难写?是不是知识管理阅读者的要求都很高?成甲老师能够将自己的个人经验个人体会毫无保留地分享,至少对于我来说是帮助非常大的,这本书我还会得细细精读,并会推荐给朋友。
补:
这段时间,我在捣鼓wps2019的一些功能。重新进行目录整理是一个非常好的功能,从框架上可以很清楚地掌握文章的脉络,而且跳转也很方便。我曾经我以为我可以不需要纸质书了,但今天我在比对电子书(电脑上wps)和纸质书的时候,发现好书阅读还是要纸质书,应为视觉上看,在纸质书上阅读会更加快一点,很多公司做了手机阅读软件,确实也做的很不错,阅读体验也很好,如网易云阅读、掌阅等,但我在手机上看书的次数是少之又少,一则屏幕太小,二则也不方便,不如听书软件体验更好,个人觉得听书对于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会更好。于是我特意到京东上买了纸质书,除了对作者知识的尊重意外,我个人觉得一些优质纸质书值得购买,有空随便翻翻,少了坐在电脑前的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