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不是孤岛,都有社交需求,总得来说可分为两类:
1.熟人社交:这里以亲人与密友为主要对象,构建起紧贴现实生活的社交活动,以Facebook和微信为典型代表。
2.陌生人社交:这里可细分为两类,一是以兴趣爱好、交友为目的进行的陌生人社交,二则以偶像与粉丝这种独特的单向社交方式为核心,陌生人社交典型的社交媒体有Instagram\Twitter\微博、QQ\陌陌等。
facebook的衰退
一、新的社交关系链是否还能留存在旧的土壤里
当扎克伯格在校园里建立起让一代年轻人为之疯狂的Facebook时,对于这一代人来说,他们找到了适宜的朋友社交媒体,此时,他们的社交动机多是以交友为核心的。而当下一代年轻人进入Facebook时,他们遗憾的发现,这里沉积着上一代人坚实的社交关系,已然是一个充满了七大姑八大姨的亲友社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上一代人所洞察,因此,facebook基于朋友社交的最初定位在遇到新用户带来的新的社交关系链时明显水土不服,如若不做改正那么年轻一代人的专属朋友社交网络便必然不能继续留存在facebook上了。
二、碎片化的时代,web端巨头不进则退
那么facebook不可以通过调整自身来留住新一批的年轻用户吗?答案是可以的,但不巧的是,facebook是从网页端兴起的。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冲击,人们每日接受的信息量远大于从前,且信息接受多是碎片化的,网页端接受信息成本的巨大已远不能适应用户的需求。时至今日,还有几个人能花时间在电脑前坐上几十分钟浏览社交媒体?譬如图片摄影社区flick也是如此栽倒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当然facebook肯定不能不作为,但它下手太晚了,其移动端的推出之时,用户早已被其他社交软件抢了先机,再抢回来就不是易事了。
instagram的兴起
instagram正是抓住了这样一个代际相交与技术革新的节点,成为了移动社交的典范,它针对信息量大、碎片化阅读等特点,诚如它的名字所示,instant,以高效的信息传达为核心发力。
一、传播介质
那么选择何种传播介质才能达到instant的效果呢?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1. 文字
优点:传达信息最为清晰
缺点:接收信息成本大,耗费时间精力 twitter和微博针对文字传播这一弱点都做了设计上的规避,即以字数限制来控制这一阅读成本
2.图片
优点:图片传达信息较文字来说就直观多了,阅读成本低,一张图片看一眼传达出来的信息,必比十几秒看一段文字来的酣畅淋漓,信息接受及发布迅速
缺点:传情达意不精确
众多社交媒体都在图片的内容及形式上做文章,以求让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老牌图片社区flicker 就是以专业摄影作品为主打,且一直坚持至今,也算是独树一帜。
3.视频
优点: 传达信息最为具体,如果说一张图片可能让你混淆发布者的意思的话,那么一个视频就很难发生这种状况了,且视频目前受网络限制越来越少,有未来前景技术支撑,如AR\VR等
缺点:阅读成本受时长等限制,具有时效性,这里比较成功的是snapchat
受网络技术发展限制,instagram兴起之初视频传播尚不能做到流畅上传与观看,因此,图片社交当仁不让成为最后的选择。
二、产品定位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instagram最初给自己的定位:
“we wanted it to be a welcoming community where people could share their lives. Images have the ability to inspire and bring out the best in us, whether they are funny, sad or beautiful.”
即从高质量图片社交入手
其抓住的三个痛点是:
痛点1: Mobile photos always come out looking mediocre.手机拍照效果差
针对措施:instagram 提供多种滤镜让平凡的手机照片瞬间呈现几近专业的摄影风格。instagram的滤镜确实红极一时,但一成不变,也带来了诸多审美疲劳。
痛点2:Sharing on multiple platform is a pain. 多平台分享是一个痛点
针对措施:instagram帮助用户在完成一次拍照后,可以快速分享到多个社交平台上
痛点3:Most uploading experiences are clumsy and take forever. 大部分的图片上传体验并不流畅
针对措施:这里instagram优化了上传体验,使之更高效
三、内容运营
一个良好的内容型社区,其维持大致需要以下四类用户的共同参与:高产出 低消费的创造者、低产出 高消费的消费者、高产出 高消费的活跃者以及低产出 低消费的消遣者
针对instagram来说,其第一批种子用户由摄影师作为基础,具有较高数量的创造者和活跃者,为内容的高产出做了保证,而只有高质量的内容作为基础,才能吸引到诸多其他用户。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 ficker 同样是以摄影师为用户基础,为何没有做到跟instagram一样火的程度?首先,flicker定位高端摄影图片,其实质仍是以专业的摄影设备为基础的,从这一点上便限制了大量的圈外用户,不过也因此保证了内容质量,而instagram则是以手机摄影为主打的,这比之专业摄影器材,门槛瞬间少了很多。
反观国内,起初的lofter与instagram有相似的一面,主打高质量的图片社交,为何lofter没有如同instagram一般火起来,这里笔者之后会另写一篇分析,可以提出其中一点,国内的内容创造者居少,而以消遣者为主也许是这一症结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