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基建

两个世界

目前的世界可以分为并行的两个世界, 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虚拟世界).

每一个物理世界的实体人在数字世界都有对应的虚拟身份. 而且更多的时候,系统认号不认人, 比如<肖申克的救赎>,主角在虚拟世界伪造了合法的身份.

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对比,有何优势?

物理世界的规则在虚拟世界是对应生效的,因为毕竟是人类抽象创造出来的产物.

比如: 交通/通信

要致富,先修路, 在物理世界,交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物理世界, 不同交通的速度: 飞机>火车>汽车>步行, 而交通的载体是航线/铁路/高速公路, 最快的速度也是基于力学体系, km/h为单位;

而在数字世界, 通信的载体是信息高速公路(当然也依赖物理,比如太平洋底下的光纤线路), 速度基于电学/光纤速度,要比力学体系高出几个数量级,因而沟通的速度也是基于实时的,

比如,在古代,一封书信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到其他省,而现在,一通电话,一条微信,一封email,几乎1秒的时间都能互相沟通, 信息的传递效率可谓天壤之别.

本质在于: 基于电力的时代,沟通的速度几何级高于力学体系,从而超越了地理上的限制,从而进入通信时代,互联网时代.

从底层的刚需推理世界

沟通是人类的刚需.

可以想象: 目前的几种交通/通信载体:

公路网

乡间小路网

高速公路网

铁路网

海上航线网

空中航线网

各大洲/各个国家的网线/光纤组成的互联网

无线领域的各种频段的信号, 4G, 5G

如果人的视力能看到有线/无线信号,此刻的空中/地下/海洋下交织个无数纵横交错的0101信号构成的信息链.

可见通信的重要性, 这也是计算机领域,网络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懂得了网络的底层模型,就对分布式系统有了更深的认识;

也就清楚了为什么世界美国对5G, 对华为采取措施;

也就清楚了马斯克的spaceX搞星链计划的目的. 超越近地基站的限制,构造全球卫星互联网系统,进而构造太空高速互联网系统.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联想

世界三大基础要素: 物质/能量/信息

资源是短缺的.

物理世界的基础能源,依靠水/电/煤(石油),资源无非开源节流, 因而有战争掠夺资源. 有spaceX火星计划,开拓资源;

数字世界的基础能源, 除了依赖物理世界能源外, 还有计算/存储/网络,

计算: 各国量子计算机竞赛,

网络: 通信/网络/5G/星链,

存储:即数据,各大互联网公司的资产,也是美国制裁Tiktok的原因?

治理

两个世界中,国家对物理世界的治理是非常健全的, 比如整个国家的交通网络, 社区网, 都可以整体治理, 中国作为基建狂魔,世界工厂, 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通过物理世界的基础设施释放需求, 房地产,高铁等,使中国度过了金融危机. 在2020年疫情,更表现出全面的工业体系,政府的超强管理和调度能力, 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积累.

而对于数字世界, 毕竟是相对新兴的事物, 国家的管理相对不健全, 因此对数字世界加强治理也逐渐成为方向, 因此,有了新基建(物理基建的高精尖以及数字世界的新基建(互联网,人工智能)), 对于数字世界的法律管理,有了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 有了各大互联网企业的约谈.

维护物理基建,大部分都是国家的任务,国家治理,收取费用,维护,既有权利又有义务,而对于像蚂蚁金服,各大云厂商, 事实上已经占据了数字世界新基建的大部分市场, 但更多的企业,只享受了收益/权利, 却没有尽到义务, 甚至把风险全部抛给国家和人民, 自己只享受利益, 这也是要国家加强监管的原因.

一个相对新兴的市场,必然经历从散乱粗放到规范健壮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影响到金字塔顶层的利益,但对整个系统而言, 却是更良性,

当然, 是相对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