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4 perl中模式匹配后使用pos()返回匹配位置的问题

总结:
如果使用全局修饰符/g,那么下次匹配会从上次匹配的中止位置开始;而不是从0开始;
所以在做if筛选条件【if(base1=~/ATCG/ &&base2=~/TACG/ )】的时候最好不要加/g;这时候pos($base)一直是空值,当在这个语句块中需要匹配位置的时候再加/g,

if($base1=~/ATCG/ || $base2=~/TACG/){
  pos($base1); #此时为空值
  pos($base2); #此时为空值
  if($base1=~/ATCG/g){
    pos($base1); # 此时返回正常位置值;

}

}


在 Perl 中,如果对一个字符串使用 /g 修饰符进行全局匹配,则 pos 函数会在匹配时记录上一次匹配结束的位置,并在下一次匹配时从该位置开始继续匹配。但是,如果没有使用 /g 修饰符,则 pos 函数不会记录匹配结束的位置,而是始终返回 0。

因此,对于连续两次同样的匹配,如 seq2 =~ /r/ 后再接一个 seq2 =~ /r/,如果没有使用 /g 修饰符,则 pos(seq2) 的值始终为 0,无论前一次匹配的结果如何。即使前一次匹配成功了,也不能保证下一次从上一次匹配结束的位置继续匹配。要对同一个字符串进行多次匹配,应该在每次匹配前先将 pos(seq2) 的值重置为 0。例如:

my $seq2 = "ACCTTGAGGT";
my $r = "G";

# 第一次匹配
if ($seq2 =~ /$r/) {
    print "Matched at position ", pos($seq2), "\n";
}

# 第二次匹配
pos($seq2) = 0;  # 重置匹配的起始位置
if ($seq2 =~ /$r/) {
    print "Matched at position ", pos($seq2), "\n";
}

在上述代码中,对字符串 seq2 进行了两次同样的匹配,即查找字符 "G"。由于每次只进行单次匹配,因此不需要使用 /g 修饰符。在第二次匹配前,需要将 pos(seq2) 的值重置为 0,以使其从字符串的起始位置开始匹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