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知识分享:如何利用webpack sourceMap解析源码?

前端的业务越来越庞大,导致我们需要引入的js等静态资源文件的体积也越来越大,不得不使用压缩js文件的方式来提高加载的效率。

编译工具的诞生,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处理js文件的这一过程,但压缩后的js文件极难阅读,也难以调试,所以就产生了sourcemap这个功能。

webpack开启sourcemap功能可以通过压缩代码的堆栈行、列号定位到源码的具体位置,我们就以webpack为例来看看如何利用sourcemap反向定位线上源码。

SourceMap是一种映射关系。当项目运行后,如果出现错误,我们可以利用sourceMap反向定位到源码。在chrome浏览器里边解析当然是非常强大,也非常方便了,但是我们想对线上的压缩代码进行逆向定位,像这样远程解析就有些难度了。解析工具就是npm:source-map;

正常的sourceMap配置如下:

constpath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devtool:

'source-map',// SourceMap的模式(见下表)

entry:'./src/index.js',// 入口文件

output: {

filename:

'bundle.js',// 文件名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dist')// 文件夹

}

}

SourceMap不同模式的特点(见下表)

模式解释

eval每个module会封装到 eval 里包裹起来执行,并且会在末尾追加注释 //@ sourceURL.

source-map生成一个SourceMap文件(编译速度最慢)

hidden-source-map和 source-map 一样,但不会在 bundle 末尾追加注释.

inline-source-map生成一个DataUrl形式的 SourceMap 文件.

eval-source-map每个module会通过来执行,并且生成一个DataUrl形式的SourceMap.

cheap-source-map生成一个没有列信息(column-mappings)的SourceMaps文件,不包含loader的 sourcemap(譬如 babel 的 sourcemap)

cheap-module-source-map生成一个没有列信息(column-mappings)的SourceMaps文件,同时 loader 的 sourcemap 也被简化为只包含对应行的。

webpack版本不同,生成source-map的方式也不同,今天我们就以webpack2.0+ 、和webpack4.0+这两个版本来讲讲sourcemap的配置和解析,其他版本没试过,原理相同,心累。

一、webpack2.0+配置devtool,生成sourceMap

webpack2.0+关于sourceMap的正确配置如下:

constbuildConfig ={

mode:

"production",

output: {

path: distPath,

filename:

"./js/[name].[hash].min.js",

publicPath:

"./"

},

plugins: [

newUglifyJSPlugin({// 1. 这个配置必须

sourceMap:true

}),

].concat(baseConfig.htmlArray),

devtool:

"source-map"// 2. 这个配置必须

}

从webpack的文档上可以看到,只要设置devtool选项就可以了,但是你是无法解析出来,为什么?因为你生成的sourceMap文件中,没有包含sourcesContent这个属性,所以无法解析出源码的内容。

如果你加上 UglifyJSPlugin这个插件以后,并且配置了sourceMap属性后,就能够正常生成带sourcesContent属性的.map文件了。

所以在你想要利用sourceMap反向定位源码的时候,就需要保证你的.map文件包含sourcesContent这个属性就可以了,我们来看看解析的效果:

就这样,webpack2.0+版本的sourceMap就可以这样解析出来了。 

二、webpack4.0+配置devtool,生成sourceMap

webpack4.0生成souceMap的方式非常简单,先去看webpack的官网,文档非常详细、种类繁多。但是想要通过这些方式对线上压缩过的js代码进行逆向解析,那简直是不可能。当然,webpack的这个配置也不是为了让你去解析线上压缩代码的,在浏览器的devtool里解析解析就好了。废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第一步、生成生产环境min.js 和 min.js.map文件

生产版的文件要压缩体积,所以必须配置optimization.minimize=true,但是同时也让mim.js.map文件失去了sourcesContent属性,因此无法解析出源代码了。配置如下:

constbuildConfig ={

mode:

"production",

output: {

path: distPath,

filename:

"./js/[name].[hash].min.js",

publicPath:

"./"

},

optimization: {

// 1. 这个配置必须

minimize:true

},

plugins: [

].concat(baseConfig.htmlArray),

devtool:

"source-map"// 2. 这个配置必须

}

第二步、生成本地环境min.js.map文件

生成本版min.js.map文件,配置optimization.minimize=true,告诉webpack不压缩js代码,这样生成的.min.js.map文件就能够包含最全面的源代码,从而能够反向定位源码了。配置如下:

constbuildConfig ={

mode:

"production",

output: {

path: distPath,

filename:

"./js/[name].[hash].min.js",

publicPath:

"./"

},

optimization: {

// 1. 这个配置必须

minimize:false

},

plugins: [

].concat(baseConfig.htmlArray),

devtool:

"source-map"// 2. 这个配置必须

}

第三步、解析生产环境min.js.map文件,获得本地环境min.js.map文件的行列号

通过第一次解析生产版的sourceMap文件,可以得到本地版sourceMap文件中源码的位置,我们得到了新的行列号:A、B。为我们下一次解析做准备。

第四步、根据第三步获得的新行列号A、B,解析真正的源代码

将新的行列号A,B代入到本地版的sourceMap文件中,就可以解析出真正的源代码位置了,结果如下图:

因为webpack4.0以上生成和解析sourceMap的步骤相对较为复杂,所以很少能够在网上找到真正能够解析成功的文档。

到此,如何利用sourceMap反向定位生产环境的源码位置,就讲解完了,你学会了吗?

好了,快搜索访问:www.webfunny.cn官网尝试搭建吧,可以免费试用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