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随先生去他的一位朋友家拜年,这位朋友,他太太,女儿,我都是第一次见面。
在一起愉快相处了不到24小时,分别的时候,一家三口出来边送伴手礼,边道别,车子就快开时,6岁的女儿突然伸出了小手,印在我的掌心,已不记得当时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大概只是话别,她的小眼神里满是喜爱,祝福,或许也有一丝丝大家散去后的失落和无奈。
先生慢慢踩下油门,小姑娘竟然跟着车子小跑着追上来,这从未受过的礼遇着实叫人受宠若惊,我赶紧喊停让她别追了,快回去。
车子开出没5分钟,我才突然又反映过来,这天使般的再见有多美妙,我跟先生说,天那,有没有觉得刚刚那个画面也太...词穷到结巴了。
“哈哈哈,确实是个人精。”先生回答道。
不,是个精灵,虽然对于6岁的小女孩,下次见面就不一定还记得我了,但这一刻我感觉到了特别简单纯粹地,被喜爱,
和被颠覆。为什么是被颠覆?
在过去的24小时里,这位女汉子的一切表现都惹得他父母又好气又好笑,她总是操着大人的语气说话,胆子比小男孩还大,上蹿下跳小节不拘,得体大气扭捏不要。
而刚刚那般温情的小天使模样让我感到意外,不得不说,这是她惹人喜爱、让人挂怀的个人魅力。我敢断言,生活中,这位小精灵一定给给爸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带去过无数次这样的暖心时刻。
我接着问先生,上午爬山时,小琪琪踩在一滩脏水里,还起跳溅起了水花,废了整双鞋,如果换做是你的小孩儿,你会怎么做?他倒是先反问我。我是乐意表达的:如果是我,我可能也会让她先跳了再说。先生反驳:如果这样的话,她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会越来越无法无天...
但我觉得那是孩子的天性...
我思考了一会,想起和太多的母亲和孩子相处过,也听到过太多的“你不能做这个不能干那个,这个不行,那个不可以”。
我猜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少一点“NO”,而是有更多耐心,在孩子愉快地玩耍之后,告诉他:如果是我,可能会有“Better choice”,你怎么看?来讨论看看。
洗一双鞋,弄脏了车这些事在我看来和孩子的天性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
哈哈哈,一个没有娃的人在此夸夸其谈,欢迎当妈的你留言教育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