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最好的年代,这是个最差的年代。”张爱玲的前半辈子都处在一个动荡,战乱不断的时代。这对于一个豆蔻年华的妙龄女郎来说,是糟糕和难过的。
假如没有战争,假如张爱玲处在一个和平年代,会是怎样一种惊艳呢?
我想,她一定是个很会享受生活,品味高雅的旗袍控。
她在《童言无忌》中写到穿衣:张恨水的理想可以代表一般人的理想。他喜欢一个女人清清爽爽穿件蓝布罩衫,于罩衫下微微露出红绸旗袍,天真老实之中带点诱惑性。张爱玲一辈子对旗袍的钟情,比任何其他事情要痴迷持久得多。
张爱玲给人的印象是高傲而孤芳自赏的,但做新衣服着旗袍却是她最接地气的癖好。
她小时候看母亲立在镜子前,在绿短袄上别上翡翠胸针,羡慕万分,自己简直等不及长大。张爱玲和母亲聚少离多,但母亲对精致服饰的品味及喜好,影响了她一辈子。
“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言语,随身带着一种袖珍剧。”而旗袍,对张爱玲来说,更是把剧情推向高潮的最美服饰。
她甚至自己动手设计图样,让大上海的裁缝师傅为其量身裁衣,做出别具一格又独一无二的旗袍。
她用祖母的旧被面改做的一袭旗袍,惊艳了整个游园会,惹得红极一时的李香兰争着与她合影。
张爱玲第二次访港时在北角英皇道兰心照相馆拍的一组旗袍旧相片,堪称经典。旗袍把风华正茂的张爱玲,衬托得更加神秘美好。
如果生在和平时代,爱玲小姐就是个了不起的服装设计师和旗袍代言人,也许能引领全球时尚。
她把对旗袍的痴爱,也写进她的小说里,让小说中的人物,为她演绎旗袍的万种风情。
其中最美的旗袍美人,便是《色,戒》里面的王佳芝了。张爱玲和导演李安,隔着几十年的时空,合作得天衣无缝,完美地把旗袍诱惑搬上了银幕。
李安用27套旗袍,让张爱玲笔下的女主角在清纯与性感中切换自如。旗袍成了这个女人最好的道具和身份的象征。她在自己的衣服里游刃有余,轻轻松松拿下她想要的一切。
在《色,戒》里,当王佳芝还是学生的时候,一款素色的布料旗袍,衬托出她的单纯和涉世未深的清新脱俗。
当勾引行动变得急切的时候,王佳芝换上了一袭薄纱旗袍,把她性感的身材展现得一览无余,一举一动把易先生撩拨得欲罢不能。
张爱玲借李安之手,把旗袍的含蓄又张扬的千变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很是痛快。
张爱玲五十年代从香港绕道去美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旗袍。
当时上海乃至全国的整个环境,提倡废旧立新,旗袍便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了。她唯有出走,希望在某个角落,能继续她的旗袍情结。
对于旗袍的痴迷,她在美国时弄不到称心如意的布料和样式,不辞繁琐写信给香港的好友邝文美,让她根据自己的设计,帮忙选料定制中意的旗袍。
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在经济拮据的时候,还对一件旗袍念念不忘,那是怎样一种真爱啊?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穿着她钟爱一生的一袭红色旗袍,一个人安安静静躺在美国洛杉矶的家里,香消云散了。
她带着她倾城的才华与傲骨,还有风情万种的旗袍,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一个传奇。
愿岁月静好,旗袍倾城,故人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