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6日上午,我们进行了第三次全职妈妈读书会公益推广沙龙,活动地点在武汉唯美的街道口550书店,参加人数达到了17人,不仅报名的全部到场,还有一拖一带来的闺密。
如今我们的读书会从之前2个人读,到如今武汉三镇每个月累计有近20场次的读书会,还有20多人有意向带领读书会,预计6月底,我们读书沙龙会突破100场次,每个月参与读书沙龙的人数将会达到500多人次。
那天的主题是《社交对女性生命质量的重要性》,10点开场,我提出了第一个邀请,请大家分别做一个自我介绍,介绍的纬度是自己对读书会、沙龙等活动的看法。
17位妈妈陆续介绍完,整整花了1小时46分钟:
有人介绍了自己开读书会过程中的困扰;
有人分享自己在读书会中得到的滋养;
有人分享自己在心灵成长道路上遇到的挑战;
有人分享自己在孤立无援的育儿路上苦苦挣扎;
有人分享孩子大一点了希望找到载体实现自己的价值;
有人初来武汉,希望找到一种归属和组织;
有人分享自己离开职场全职2年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有人分享学了某些系统课程但还是迟迟不敢开口授课时,因为我的鼓励和支持,尝试读书会,慢慢发现读书会给予她信心,从而影响了一批妈妈;
还有人分享自己从结婚到如今孩子12岁,几乎都是围着家庭转,好不容易想做点事情,却被老公极力打击和反对,她也想通过读书会找到一种恰当的成长方式;
有人说,人人都应该参加读书会,从而摆脱自己一个人在生活中苦苦挣扎的困境;
有人说,她想成为2个孩子的榜样,加入一个优质的成长团体;
有人说,因为参与和组织读书会,重拾了自己写作的兴趣,短短几个月已经文章被简书特别推荐,并开始得到一直打击她的编导老公的赞赏,鼓励她成为下一个网红作家;
还有人说自己没读过什么书,但是会手工,学了心理学,希望通过一起读书,共同成长和促进;
而那位被闺密带来的新朋友哽咽地分享:她不知道竟然有这样的一个组织在身边存在,自己曾经在孩子2岁多的时候差点从16楼上跳下来,只因为孩子让自己最后一秒转身离开那个差点葬身的地方,如今人到中年周围有很多年龄更大的女性不仅要面对日益衰老的身体,要养好孩子,还要对抗小三,内忧外患,是很多女性的生命挑战,我们需要抱团取暖,互相慰藉,并支持对方,更有勇气和信心的活出自己的生命状态;
还有带着孩子来参加的妈妈说她原本是一个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因为工作原因她希望带领亲子读书会,但通过参加几次读书会,她发现女性的成长是一个孩子和家庭的核心,只有做好第一步,才可能让妈妈安心陪孩子共读;
还有一位保险代理的妈妈,她上周在卓尔书店组织了一场读书会,有几位同事参加,虽然都是很熟的同事,她那天第一次知道了同事们孩子的年龄,这个发现也让她反思作为一个业务主管对人的关怀是多么重要,一切的根基是人与人的链接,否则一切都是浮云。
还有一位美术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从江夏赶过来,希望学习读书会带领的方式支持她的学员家长们。
其实每一个人的分享都真实的诉说:一个读书分享沙龙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虽然因为大家尽情的分享,而读书的时间很少,但是这就是我们的读书会,读人大过读书,书不重要,人才是核心,女性需要倾诉和表达,每一个人的分享都是一个独特的教科书,她在用生命告诉我们:你的生活你负责,幸与不幸,只有我们能够把控。
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你面前,大家的故事足够直达心底,它比最著名的作家的语言都更打动你,也更能够敲醒你,慢慢的每一个人会看见自己和对方的变化,每一个人的存在就在给别人信心和支持。你不需要为别人特别的做什么,你只需要做好你,并持续的做好你自己,并给你分享的机会,这件事情就能成。
任何大师都不能帮助一个没有意愿改变的人,而普通的人也不容易在没有环境支持的情况下改变自己,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需要这样的环境,如果没有,我们就构建一个。
那天分享了《村落效应》当中一个小节:社交所提供的三种社会支持:第一: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第二:提供物质帮助;第三:情感纽带。
而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社区化的读书会构建这三种支持。期待更多喜欢读书和分享的全职妈妈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