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德经》(13)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释义】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宠辱是修行之人的一大障碍,干扰人的心态,影响人的情绪。宠辱是修行之人的祸患,须慎之又慎,防之又防。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宠为恩宠、荣耀,本来是不值得注重的事情。得到的时候心里兴奋紧张,为了保住这种虚荣,心里难免产生忧虑,而一旦失去了这份虚荣,心里又更加烦恼与惊恐,这叫作"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宠与辱对于人心的加害其实是同样危险的。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人为什么把荣辱看得如同性命一般重要呢?我之所以如此患得患失而成为一种大忧患,是因为我太过于看重外在的那个自我,如果把那个外在的自我放下了,我还有什么可忧患的呢?

所以,像重视自己性命那样去经营天下的人,可以把天下寄望于他。像爱护自己性命一般去经营天下的人,就可以把天下托付于他。

能治理天下的圣人,将荣辱视作为扰乱心神的祸患、伤害性命的毒药。圣人的解决方式是,将外在的那个被功名利禄困惑的假我彻底抛弃,转而看重那个原本纯朴自然、真性情的真我,内心清虚守静,其毒自然消解。用此种方式对待荣辱的人,才是真正爱惜与看重自己性命的人,他不会执着于外在的假我,不会在意尘世的名利,心神不会受到惊伤,性命可以得到保全,放下假我得真我,无为而修身。如此,才是真正看透了性命真谛的人啊!

圣人看待天下如同看待自己的性命一般,也就自然明白了经营天下的真谛,像这等超凡无我而真正注重内在真我的人,没有恐惧忧患,是可以将天下寄望于他的。他将会用无为修身的方法,像对待自己性命那样去无为地治理天下,这符合大道无为的法则。掌握无为法则的人,当然可以将天下托付于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宠(chǒng)辱(rǔ)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
    wasue阅读 144评论 0 0
  •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
    花千朵_f68c阅读 342评论 2 11
  •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
    不言2020阅读 811评论 0 4
  • 一、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
    我来也007阅读 965评论 7 19
  •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 贵大患若身?吾...
    醉爱你的笑脸阅读 388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