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月初的时候,和姐妹几个约好一起出游。可就在我们兴致勃勃订好前往九寨沟的机票后,小曼却告诉我们,她身体不适,可能这段时间不能去了。
我期待这次聚会已经很久。本来特别欣喜的心情一下down了下来,甚至有点儿沮丧。
而阿玮呢,她默默地帮我们把机票退了,然后找我们几个单独聊天。她综合各种情况,最终确定了所有人可以休息的假期,然后重新买了机票定好酒店。
我们没去九寨沟,而是选择去了离小曼比较近的小城市。
8月底,我们终于如愿出行。这时候,离九寨沟的7级地震有些日子了。
我们为突如其来的天灾感到悲痛惋惜;同时也暗暗地感激上天让我们的原有计划没有成型,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然而,旅行中还是状态不断。有时候停车场离宾馆太远,有时候住的宾馆太吵,有时候是房间格调和网上图片相距甚远,有时候景区秩序有点混乱,有时候饭店的饭菜不合口味。
每一次,我们都七嘴八舌吵吵嚷嚷,想要与商家理论,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而阿玮都会站出来,让我们去休息区等待,然后自己不声不响地就把各种麻烦给平和地处理了。
凡事随遇而安嘛。能接受的就接受;接受不了,想办法解决,这是她的终极战术。
阿玮一贯随和淡定,极少听到她口中传出抱怨之辞。每次和她在一起,让人从心底里觉得温暖和舒服。
那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从容和淡定,我想是很多人学不来的。一个三十来岁的姑娘,有这样的魄力和气场,我真心地为她感到骄傲。
我也遇到过很多人,他们一旦碰到麻烦的事情,第一反应就是无比焦躁不安。同样是为了解决问题,当你开始焦虑,从气势上就输给了对方一大截。
真正的随遇而安,从来都是淡定平和的。他们对自己特别笃定和自信,坚信自己一定能够解决眼前的困难;万一解决不了,也有更好的办法来应对和化解。
他们从来都是从容不迫的,大气磅礴的。就像是一壶历经弥久的沉淀,被时光雕琢、赋予浓香的老酒,让人觉得甘之如饴、欲罢不能。
2.
药山惟俨禅师是唐代与百丈怀海齐名的著名禅宗大师。他南北横跨大半个中国,被多元文化所滋养,形成了海纳百川的胸怀与博采众长的学风。是使中国禅宗走向繁荣的关键性大宗师。
有一天,他领着两个弟子道吾和云岩下山。下山途中,惟严禅师指着树林中的一棵枯木问道:“你们说,它是枯萎好呢,还是茂盛好?”
道吾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茂盛好啊。
惟俨禅师摇摇头道:“繁华,终将消失。”
听到这个对话,答案似乎很明显了。
所以云岩立刻改口说,嗯,我看,还是枯萎好。
没料到,惟俨禅师竟然摇了摇头:“枯萎,也终将成为过去。”
这时,有一位小沙弥从他们身边走过。惟俨禅师叫住他,问他同样的问题。
小沙弥十分机智,他不紧不慢地答道,枯萎的让它枯萎,茂盛的让它茂盛好了。
《菜根谭》里写着,"万事皆缘,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作,是为生活的密行”。我们生活在以苍凉为底色的人世间,要学会处事要从淡处着眼,疑处用心,无处下手,拙处力行,随缘一世,一世随缘。
随缘是人生拼搏的另外一种境界。它不是消极的承受,也绝不是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随缘是无为而有为,是无欲而有欲,是待人处事成熟的思维方式,是美满人生乐观的心态。
能够随缘的人,总能在风云变幻时审时度势;在艰难坎坷中游刃有余;总能在惊天逆境中收放自如;在喧嚣尘世中,心若浮沉,浅笑安然。
3.
繁杂世界,飘零如斯,心怀纯净,生活如花般绽放。
每个人都有对生活有所期待,可生活中常有不如意之事。有人说,我只追求结果,不在乎过程。有人说,生命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在我看来,最好的生活,不是刻意追求自以为是的美好;而是随遇而安,接受看似意外却又自洽的安排。
《康熙来了》播出十周年后,蔡康永在自述里提道:“如果有人讲他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干嘛,然后做到了。我觉得大部分是鬼扯。”
他说,“机遇非常重要,有四个字:随遇而安。不是说你碰到什么就做什么,安是机动的 -- 你得到什么机遇,就把它搞定。”
我想他的意思是,人生的机遇其实是不可控的,你永远无法知道下一张拿起来的是什么牌。你只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努力让自己不断调整和精进。
你只能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这个词在《成语词典》上被解释为“能安于所处的环境”。
许多时候,随遇而安也代表一种主观能动性 -- 我们自己的生活,属于自己承担的范围之内,人生也可以由自己来改造。
换言之,即便上辈子你没有机会拯救银河系;但这辈子,你仍然有机会“救”自己。毕竟,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由你做主。
法国文艺复兴后期的思想家蒙田说:“如果容许我再过一次人生,我愿意重复我的生活。因为,我从来就不后悔过去,不惧怕将来。”
敢这样说的人,多半是因为他从未虚度当下。
世界变化很快,科技日新月异,生活瞬息万变。忽然之间刷脸支付成为潮流,忽然之间知识付费横空出世,忽然之间数码相机被拍照手机取代......
人生不是竞技比赛,幸福和成功也没有终点。在各种突如其来的巨变中,唯一不变的,或许就是那颗“以不变应万变”的心吧!
若能一切随风去,那便是世间自在人。
4.
人生到底要不要做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到底要不要设定一个诗与远方?
我想,我们心中应该有个远方,同时也应该对自己的人生做某种规划。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赋予当下做的事情以某种意义。
但规划未必一成不变。我们随大势所趋做事,不与时代对抗。此谓顺势而为。
但即便自己想随大势,大势却未必成就自己。所以在努力后,我们随遇而安。
王尔德说“人生有两个悲剧,第一是想得到的得不到,第二个是想得到的得到了”。而我们大部分人,都深陷在第一个悲剧里自怜,无法自拔。
生活在纷扰繁杂的现实里,我们却渴望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羡慕王维“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我们最自不量力的,就是自认为完全掌握生命的全部真相。而活在自设的期待中,其实就是一场虚无的困兽之斗。
因为自知局限,所以顺其自然;因为心无所恃,所以随遇而安。
与其执着于一个我们单一有限视角里的预期,不如坦然地拥抱一路上遇到的人,发生的事。
山有峰顶,海有彼岸。漫漫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一语温暖,半世平安。
我相信,所有的缺憾都是为了弥补人生来之不易的圆满,所有的匍匐都是高高跃起的热身,而所有过往的一切,都将成为不会复再的过去!
随遇而安,就是漫漫人生路中,你能送给自己最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