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通常与天文学挂钩,描述着行星运行的规律。那马雅13月亮28天历法,包含了什么规律呢?
(若想了解马雅13月亮28天历法的构成,请阅历法基石——浅谈马雅13月亮28天历法)
1. 天
1天,也就是一昼一夜,这是地的自转所形成的周期。
2. 月亮月
1个月亮月为28天。
28天是月亮公转周期27.32与朔望月周期29.53的平均值28.425的约数。
为什么要把月亮周期引入历法中?
首先,月亮(或者说月球)是我们肉眼所见的最大的围绕地球公转的自然卫星(据网络资料,月亮并非唯一的地球自然卫星,那就留点空间给未被发现的小卫星们吧)。它极大地影响着地球上的水,形成了潮汐现象。
再者,上面所提到的朔望月周期,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太阳的平均周期,也就是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循环一次的时间,这也称为地球与月球的会合周期。
有了会合周期的概念,于是,很容易明白月亮月的重要性,实际上28天就是月球、地球与太阳从一次会合到下一次会合的循环周期。
3. 太阳年
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公转周期为365.24天,约为365天。
所以,一个太阳年中包含了13个28天的月亮月,还有一天是庆祝时间就是艺术的无时间日。
4. 天狼星
在南美洲马雅地区,每逢7月26日,就会出现天狼星携日升起之象。这也是马雅13月亮28天历法以7月26日为每年开始的原因。
天狼星,是一个双星系统,天狼星B绕行天狼星A,一个绕行的周期是52年,这正与马雅13月亮28天历法中太阳历和卓尔金历52年的循环相应。
5. 岁差
在地球绕轴自转的过程中,自转轴并非静止不动的,而沿着一个张角约1秒的锥面缓慢地摇晃,游移不定,于是产生了岁差。显现在地球中,是太阳在黄道上每经过一个回归年的运行,比回到一年前的起点要差一段微小的距离。
经现代天文学的计算,地球自转轴的一个完整的「摆动」,大约为26,000年。
在马雅人的历法中,除了太阳历,还存在着一个更大的周期,它是以360天为1个Tun,20个Tun为1个Katun,20个Katun 为1个Baktun,13个Baktun为一个大周期。一个大周期中,就包含了约5200年。
地球的岁差26,000年,恰恰是5个卓尔金历13Baktun大周期。
6. 与金星的关系
据说,传统马雅人的历法除了与月亮和太阳的关系之外,还有与金星的关系。
现在,我并没有找到太多相关的资料,然而去看行星的天文数据,也有有趣的发现。
地球公转周期:365.24天
金星公转周期:224.7天
8 * 365.24 ≈ 13 * 224.7
那就是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8圈时,金星公转13圈。
8和13,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的两个数,8/13 = 0.615 ≈ 0.618,0.618是我们所熟知的黄金比例。
后记
回炉重塑之时,历法伙伴带来了一本关于玛雅历法的小书,于是不小心又入坑,开始去研究历法的好玩之处。
昨日,就有个念头,想要去写关于历法周期中关于行星周期的部分。今日,脑中一直在转着关于类似的念头,于是成文。
今天的印记是行星的红天行者,它的完美推动是自我存在的黄星星,正是在下的指引。一切,刚刚好。。。
Kin 212 自我存在的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