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影片,要有一个好故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最快的速度抓住观众的眼球。《救猫咪》的作者布莱克·斯奈德在书中是这样解释,“如果我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我想不到,这就是好的故事线了。
布莱克的父亲是一名制片人,可以说他从小是在电影的熏陶下长大的。在他转为全职专业编剧之前,已经为迪士尼公司写过13集的电视剧,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写过多部百万美元级别的剧本,大部分剧本都卖给了大型影片公司,是好莱坞史上著名的编剧之一。
《救猫咪》系列图书一共分为三部,从起笔到发表,从迷茫到豁然开朗,作者布莱克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全部心路历程。今天我要分享的是第一部的前两个章节,主要解决如何为剧本选取合理故事线的问题。
故事线四元素
全书的开篇作者告诉我们,无论多么复杂的故事线,都要包含以下四个元素:
1.最为重要的元素--意外
无论这个故事是正剧还是喜剧,意外总是最吸引我们的。当这条故事线能够在情绪上吸引你,让你抓耳挠腮,很想要一探究竟,才可以说这个故事的构思是成功。故事线中的意外元素就像是书本的封面,只有当封面吸引了你的好奇,你才会继续打开一探究竟,不然,很可能在去买电影票的时候,这部影片就被你pass掉了。
2.能够从故事线中看到整部电影
优秀的故事线除了吸引之外,还要能引发你的灵感。除了故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我们还要在编写的过程中文思泉涌。也就是说在我们拟定的方向上,故事可以有无限种可能,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才会让意外来的不那么突兀。
3.为谁而拍及制片成本
对于新手来说,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为“谁而拍”。如果我们在设置情景及故事的时候,不能够引起大多数观众的共鸣,无疑这条故事线是失败的。毕竟无论是电视剧或者是电影,被搬上屏幕的那一刻,面对的是广大的陌生群众,只有够抓住他们的心,才是票房的保证,也正是制片人等喜闻乐见的。
4.感兴趣的片名
目前对我们来说,欧美大片儿的片名都是音译过来的,但国产片的片名也能够说明这一点。当你的片名能够体现故事实质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不用去多费口舌向朋友们推介,就能够第一时间吸引他们走进影院。除了以上四点,要知道我们的影片不仅仅是面对国内观众,想要它走向国际,就要让讲故事的方式变成“约定俗成”易于理解的。而影片的基调,潜能,人物的困境,人物的类型都应该是引人入胜的。想要真正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因为你发现,如果你拿着稿子请朋友提意见,大部分人会对你报以善意的表扬,想要听到真实的想法就要有走出去的勇气。
如果我们已经构思好了故事线,也已经完成了“陌生人批判”的过程,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了解所写影片的类型。也许有人会说这有什么难的?我们平时谁不看几部电影呢?事实上真的这么简单吗?那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影片,明明炒得火热,却在上映不久就扑街了呢?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作者告诉我们,他们缺乏了“似而不同”的东西。
在书中,作者将影片分成了以下10种类型:
1.“鬼怪屋”型
这类故事有两个部分组成:怪兽和屋子。“屋子”必须是有限的空间,比如像我们熟悉的《侏罗纪世界》的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封闭的小岛上。接下来,一定要有一些可耻的事情发生,通常是指因为贪婪促使超自然鬼怪的诞生。《侏罗纪世界》的故事,正是基于人们对金钱的追逐,导致恐龙事件的不可控。剩下的自然则是人们的原始本能“追杀和躲避”,通俗的讲就是,“别被它吃掉”。
2.“金羊毛”型
这一类型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主角在路上搜寻某个物件,历尽千辛,最终找到了“自己”,精神升华的过程。这类影片的主题是内心的成长,让影片获得成功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主角从故事中对自我的认识。其中强盗片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寻宝片,比如《国家宝藏》也属于这个类型。
3.“如愿以偿”型
这类影片有一共通用的规则:灰姑娘型的主角,因为某种“魔力”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由于人的本性,我们并不愿意看到任何人长时间的成功,于是英雄渐渐了解到魔法不是万能的,最后结尾体现出英雄优良的本质。金·凯瑞的《变相怪杰》,正是这种类型的代表。
4.“麻烦家伙”型
这类影片由以下两部分组成:主角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越普通越好;另一部分则是麻烦,必须是主角使出浑身解数才能够解决的。这类影片有一个最重要的规则,坏蛋越坏,主角儿就显得越伟大。这类故事是以“普通人发现自己置身于特殊环境”作为开端,比如《虎胆龙威》中,主角发现妻子家被一伙恐怖分子占领;比如《终结者》第一部中,打不死的机器人出现,要追杀女主和女主未出世的孩子;再比如《泰坦尼克号》中,船要沉了,却没有足够的救生船。我们还能够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主角要克服的困难越大,影片的效果越好。
5.“变迁仪式”型
“痛苦和折磨”是电影中惯用的手段,尽管主人公所遭遇的一切都与我们做的选择有关,但“攻击”我们的是无形的,模糊的,甚至是没有办法去形容的。比如青春期,中年危机,老龄化以及心爱之人的死亡,都是我们不可抗,但必须去经历的。往往这类故事的最后,主角会慢慢地察觉到,控制我们的到底是什么,并通过“屈服”来战胜比自身更强大的力量,回归到人性的最初。
6.“伙伴之情”型
作者强调说,这一类型的故事其实是一种伪装的爱情故事。两个人一开始是相互讨厌的,但共同的经历说明,他们谁也不能离开谁。然而这时两个人开始挣扎反抗,毕竟谁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离开了别人不能活。直到影片最后他们才接受这一事实,实现大团圆的结局。现在很多校园故事,都是基于这点来阐述的。
7.“推理侦探”型
这一类型的故事基于这一点展开:人性中的某些东西,在犯罪事件发生及开始之前,是观众们意想不到的。只要抓住了这一点就可以抓住观众的胃口,比如前阵子上映的《记忆大师》,就非常符合这一设置。
8.“愚者成功”型
看到这个类型,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想到《阿甘正传》,它确实是这一类型电影的代表。这类故事的要素也仅仅只有两部分:一个失败者,看起来很笨拙,根本不可能成功;一个供失败者进攻的成功人士,或是一个集团。往往在故事的叙事过程中,失败者有一个同伴,他起到的作用就是不断打击和嘲笑对方,当然了,当一系列事件结尾的时候,他们会出丑,也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9.“被制度化”型
这一类型的影片中会有一个关键人物,用于揭露幕后集团的最终目标。并且往往会以外来者的视角讲述,以便于让观众了解其中不熟悉的技术或规则。
10.“超级英雄”型
这个类型的影片我们就太熟悉不过了,比如漫威系列电影,都是“超人发现自己身处凡人的世界,先天的优势给他们带来的不是荣誉而是痛苦和不安,让他们不得不去想尽办法应对外界的嫉妒和危险。当然我们要注意的是,在这些影片中一定要为他们设置困境,只有让超级英雄陷入困境,才能够获取观众的同情,从而使影片获得成功。
也许在看电影的时候,你会发现影片之间有许多相似的情节,但这些影片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不是靠“剽窃”那些令我们熟悉的元素,而是“主导叙事的物理定律”在起作用。因此在我们创作故事的时候,要在这样固定的规则下,真正做到“似而不同”,写出属于自己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