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学院 23小教理 雷莉娜 2023404018
黄昏的教室飘着粉笔灰的味道,后排男生低头刷着短视频,前排女生轻轻转动着笔,在笔记本上勾画重点。这样的场景,日复一日地上演在无数二本院校的课堂里。《我的二本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揭开了这个庞大群体的生存图景,让我们得以窥见时代浪潮下,那些沉默的“大多数”的真实模样。
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中,二本学生似乎总是处于边缘位置。他们既没有名校生耀眼的光环,也缺乏独特的优势,像一粒平凡的沙,散落在时代的角落里。他们大多来自普通家庭,父母含辛茹苦供他们读书,盼望着孩子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当他们踏入大学校园,就像书中写的那样,“无师自通地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没有太多野心,也从未将自己归入精英的行列”。这种清醒的自我认知,带着一丝无奈,却也有着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他们知道,在激烈的竞争中,想要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就业的压力如同一张无形的网,紧紧地笼罩着他们。曾经怀揣的梦想,在现实面前渐渐褪去色彩。考公、考编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不是因为热爱,而是因为稳定,因为这是最能告慰父母、最能兑现一纸文凭价值的途径。就像作者笔下的学生,毕业后大多留在国内基层的普通单位,从事着平常的工作。他们每天按部就班地生活,在拥挤的地铁里奔波,在狭小的出租屋里疲惫入睡,曾经的诗和远方,变成了眼前的柴米油盐。
然而,时代的变迁却从未停止脚步,它以一种悄无声息却又强大的力量,渗透进每个人的生活。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重塑了就业市场。电商、直播、自媒体等新兴行业兴起,为年轻人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对于习惯了安稳的二本学生来说,这些新兴领域充满了未知和风险。他们中的许多人,在犹豫和观望中,错过了一次次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他们在原子化、碎片化的语境中,认定个人奋斗,自动剥离个体与时代的关联,将个体与时代之间的关系,简单归结到个体的机遇、命运和努力程度上。这种认知,让他们在面对困境时,更多地从自身找原因,却忽略了时代背景对个人发展的巨大影响。他们不知道,在时代的浪潮中,个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而顺应时代趋势又是多么重要。
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在自己的轨道上努力生活着。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也许他们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成就,但他们认真对待工作,用心经营生活,努力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他们的故事,没有华丽的篇章,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真实地反映了时代浪潮下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忽视这些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参与者。他们的经历,是时代变迁最真实的写照。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理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在时代的舞台上,也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因为,正是这些平凡的个体,共同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时代。
黄昏的教室飘着粉笔灰的味道,后排男生低头刷着短视频,前排女生轻轻转动着笔,在笔记本上勾画重点。这样的场景,日复一日地上演在无数二本院校的课堂里。《我的二本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揭开了这个庞大群体的生存图景,让我们得以窥见时代浪潮下,那些沉默的“大多数”的真实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