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小时候起,我们就被教育要学会忍。看见好吃的要忍,看见好玩的要忍,不哭不闹,这样大人们就会夸:“哎呀你家小孩真乖真懂事。”
所以从小我们就学会了忍耐,学会服从,学会被安排,很少有自我意见的抒发和提出。
我们成为了家长眼中的乖孩子,却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让自己真正快乐。
我们一直这么认为,没有问题就是好的,有问题的人会被别人嘲笑,因为周围的人都没有问题,你一有问题就像是在舞台上往前站了一步,瞬间所有的聚光灯都打在你一个人身上。
你会觉得自己很傻很天真,渐渐的你从不敢提问题到真的没有问题,因为疑问都被自己掐灭了。
人开始变得麻木,生活也开始变得一成不变。
我们渐渐把忍耐当成了保护自己的外壳,就像贝壳把沙粒紧紧的裹在心里,想让尘世的泥沙磨砺出明珠,期待散发出智慧的闪光。
却没想到,最终的结果,只有迷茫和失败等着自己。
2.
前几天我去驾校考试的时候,碰到了一件事。
科目二考试,我的考试车辆是斯柯达,但是当我走进考试地点的时候,才发现给我的车是桑塔纳。
一般人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提出疑问,这车和我练的时候不一样,搞错了吧?
但是我当时看到车上的号码与我手里考试证上的号码一模一样时,就把这个疑问生生咽下去了。
驾校应该不会弄错吧,反正只要是手排,车子应该无所谓吧。我心里这样想着,就开始了第一圈考试。
结果在第一个考点的时候,我就触线出局了。
碰壁了之后,我才愤愤地问考官,学的是斯柯达,考的是桑塔纳吗?
“你考试车辆不对你怎么不早说?”考官看着我的考试证,鄙视地看着我。
虽然之后驾校方面给我换了车我也顺利通过了考试,但是回想起来,这种把自己疑惑强压下去并且忍耐着照做的习惯,已经不只这一次了。
在课堂上,我很少提出自己的问题,总是习惯于服从权威、服从上级,就算有问题也会自己消化;工作时看到别人提出的方案,觉得不过稀松平常,但是自己却做不出更加好的;身体不好的时候还会强撑着,觉得说出自己生病了会变得和别人不一样……
接着,在生活中越来越没有灵气,什么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不知道自己的内心究竟想要什么,随便就会被生活的中的东西吸引了注意力,然后浑浑噩噩地过着一天又一天。
久而久之,竟然还把这样忍耐当成了人生的成熟。
3.
大导演李安在求学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从原来接受培养孩子兴趣为主导的学校,转到了专注成绩、尖子生的学校,“我觉得整个人都要崩塌了,这是我人生中受到的第一次文化冲击。”李安说到,“在上课时,老师问还有问题嘛?就我一个人举着手,别人都奇怪地看着我,搞得我真的觉得很难受。”
他开始忍耐,父亲给他请来最好的老师,天天补课,门门都补。结果他大学两次没考上,最后只能上个排名最靠后面的艺校。
后来他忍受够了,他对父亲说,我喜欢电影,想拍电影。
最后,李安飞去了英国留学,一直做自己喜欢的电影事业,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华人导演。
4.
忍耐不是意味着服从。
不是所有事情都应该忍耐的,当眼前的事物完全不符合自己的内心追求时,要懂得为自己大声地说不!
当有个声音从内心深处发出来时,不要压抑它,大声说出来!
如果一直压抑着它,到最后你就再也听不到自己的声音,只能在愤怒、迷茫、无力中过完自己的一生,并且还不知道是什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如果李安还是忍受着自己不喜欢的教育,那么还会有后来的《卧虎藏龙》这样的惊世之作吗?
5.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都不要忍耐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明白,忍耐究竟为了什么?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我们熟知的关于忍耐的话语,但是人们常常误解了这句话,把忍耐本身当做了目的。
韩信在成名之前,就受胯下之辱。他的忍耐是为了不乱自己一展宏图之志的大谋。
所以,忍耐的前提是自己心中有个目的,为了达成自己的愿望,在周遭的环境之中取舍,寻觅出一条通往胜利的康庄大道。
这种智慧的忍耐,取自己所想要而忍,舍自己不想要而不忍,才是应该学习和标榜的。
忍耐,忍本身不是目的,它是达成目的的方法,小不忍则乱大谋,前者为因,后者为果,万不可舍果求因,本末倒置。
忍耐,是人性历遍沧桑之后的自然成熟,如同美酒经过时间发酵之后的醇香流露。它不是强硬着本性而与环境抗争,而是阅历和智慧的产物,是通达一切之后的洒脱坦然。所见之物既可为亦可不为,一切都在我本心之间。
忍耐,更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人是脆弱的动物,没有谁能够在客观环境中战无不胜,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子海阔天空。只有明白在恬静之中进退守恒的乐趣,这样的人生才是圆润而饱满的。
杉水灵原创,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