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Kevin从小就抗拒打疫苗。我反复述说疫苗的好处,但效果不好。前不久借着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应景地买了一套《病毒大人》故事书,书中讲了一个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流浪故事:它最初寄生于鸭子,后经排泄物被鸡吃下肚子,最后进入人的身体快速繁殖、变异,与免疫细胞大战最终被打败。自从了解这个故事后,Kevin就神奇地接受了打疫苗。
人天生不喜欢听道理,却非常喜欢听故事。因此,我们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使用恰当的故事,能使扁平化的文章马上立体化起来。
我们不禁要问,如何判断故事是恰当的?给故事安排一个篮子是个不错的主意,这个篮子也就是故事使用的标准。
01
契合主题
这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条标准。否则,选一个与主题不符的故事,要么产生生搬硬套之感,要么起到反作用,不如不说这个故事。有一次进行辩论赛,主题是微腐败,有人用孙小果的故事,这显然是偏离了主题,最终被对手炮轰得惨不忍睹。
02
真实的生活故事
无论是历史故事还是伟人故事,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最有吸引力的故事仍旧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故事,这样才能产生共鸣。台湾电视剧《我与恶的距离》之所以成功,不仅在于演员演技好,更重要的是ta能让每一个观影的人都能代入自己。而最近播放的《安家》,虽然演员演技在线,但评分仅在及格线,原因就在于被观众吐槽剧情背离真实生活。
03
简单故事逻辑
如果想自己创造,首先需要确定故事的内核,就如人体的骨架,继而围绕骨架填充血肉。在众多的故事骨架中,有三种类型从古至今都是最受欢迎的,也是最容易掌握的。正所谓最简单的最美。
出租车司机的故事。塑造出一个受尽反派之苦的正派,想尽办法克服困难去对抗反派。这类故事最常出现在英雄类或者传奇企业的创设故事中。比如,乔布斯的苹果(正派)就是要解决当时手机使用发不便(反派),Uber(正派)的创立就是为了要打破彼时打出租车遇到的各种不便(饭反派)。因此适用于新项目的推广。
奶酪店的故事。底层逻辑为坚持就是胜利。如台湾诚品书店,在成名前近20年的时间都濒于倒闭的状态,但书店老板最终坚持下来,最终越做越大,并逐渐获利。这样的故事非常励志,适用于向世人介绍自己的经历。
犹太人的故事。拟物化,ta能让第一次接触抽象新事物的人,立即就与自己的旧知建立联系,从而迅速接受新事物。比如,当Kevin问我什么事规则?如果我对他说规则是指由群众共同制定、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额,,,Kevin应该完全听不明白吧。但如果把规则拟物化为十字路口的斑马线,每当小兔子不按红绿灯的指示走,他会被车撞。这样,他能够规则就是无论如何都要遵守的行为准则。
因为有故事,人类的历史变得更加璀璨。而好故事也并非是天马行空,难以掌控的,ta有自己的内在逻辑。今人只要掌握其标准,合理恰当地选取或创新,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定然能直击他人内心,取得共鸣。而经典著作之所以能经久不衰,那是因为ta虽跨越了时空,依然触及心灵进而产生了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