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梦澜第146期“水”专题活动。
“只有在例外的地方,才能找到秘密的出口。”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灌入耳中,砸开了多少人内心深处渴望实现又无法公开的秘密。
我们经常说,做人要光明磊落,可是我们又时时感叹,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无法对人言说的秘密。
这些秘密,要么见不得光,要么令人痛苦、自卑、伤自尊等等。
于是,我们努力克制那股欲望,生出一些令人难以捉摸的情绪或者举动,甚至有时候让人觉得疯狂。
湖里漂浮的天鹅,总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可是,如果眼睛能看到水下,就会看到它的脚掌在拼命划水。
那份优雅让多少人倾倒,并托物言志。
我想天鹅的内心也不想拼命划水的吧,毕竟太费体力。
不光动物想留在舒适区,人也想。
只是我们都被逼无奈,我们被各种规则和道德约束,产生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理想主义。
钟求是的这篇《地上的天空》我更加倾向于理解为理想主义的呐喊。
文中的男主朱一围是一个老实又古板的男人,这种男人一般给人的感觉就像湖里的天鹅。不看水下,我们永远不知道,他那颗骚动的心在如何躁动。
一个老实巴交的男人的出轨了,还是精神出轨。
每当这个时候,老实人都会以得不到家庭认可,找不到存在感为借口,老套又令人反感。
朱一围就是这样,他有一个三口之家。文中不难看出,虽然三口之家不算富裕,但也算美满。
他是邮政局的员工,可是爱好收集文学作品,尤其痴迷于收藏名家签名书。
他以日子平淡为借口做这些事情,妻子没有反对他。说明,妻子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强势女人。
就算这样,平淡的生活还是让这个老实巴交的男人陷入了无限的自证中。
他看着那些写满签名和只言片语的书,仿佛在跟名人对话,仿佛他就是一个文学大咖。
果然,男人致死都想逐鹿中原。
为了得到那么些签名书,他留恋在各种图书分享会、签发会活动上。偶然一次活动上,遇到了他的朱砂痣陈宛。
两人其实没多少共同话题,因为买一本书,朱一围用自己的特权帮陈宛买了《第七天》这本书。两人加了微信,两天也是各自聊各自的,压根没什么共同话题。
越是这样,两人越觉得互相可以倾诉衷肠。朱一围就这样陷入自己理想中的第二春。
在陈宛说想创业,但是缺点钱时,朱一围毫不犹豫地拿出了二十万。要知道这不是笔小数目,情不到深处,怎么敢随意借。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朱一围一厢情愿地把这笔钱当成彩礼。约定下辈子他们要做真正的夫妻,他写了一张婚书,一式两份,上面签了他和陈宛的名字。
此刻,他似乎化身成为陈宛的未婚夫,只等来世娶她为妻。
他的执着有些疯狂,绝症来袭时,他是那么从容,甚至有一丝丝期待。因为他知道,他要去那边等他的心上人。
先不说有没有来生,陈宛对他根本就没有到恋人那一步。可是朱一围已经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主义中,他只看到远方的美好,看不到眼前的荒唐。
这个自私的男人,忘记了临终前是妻子在日夜守护、照顾他,他却满心欢喜地等待死亡,等待一个虚无的来生去娶另一个会再遇到的女人。
陈宛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很能洞察别人的内心,从她和朱一围的朋友聊天就看得出来。她把那二十万还给了朱一围的妻子,看上去是她不贪财,做人光明磊落,其实也一股自私的味道。
她利用朱一围的感情,获得帮助后,还了那二十万就以为两清了。却不知,朱一围带着美好憧憬,辜负家人为了与他再续前缘。
但是再换一个角度看,她给了朱一围一个美好的梦,让他不惧死亡。这是否也是一种安慰,只是死了的人得到安息,活着的人呢?
朱一围的妻子知道以后又该怎么面对,该怎么找一个死人说理呢?真让人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