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和一个小伙伴聊天,参加工作三年的她,做着主管的岗位,有着不错得职场经验。持续不断地要求进步,这些年倒是读了不少的书,历史、传记、商业等类型的书,她都会看,甚至还参加线上线下的知识培训班,用户、管理、技术、营销、数据分析……这些内容让她觉得很充实,但苦恼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她又觉得学到的东西没什么具体的用处。
沉迷于学习,反倒是没有更多的精力处理工作上的业务,自己整天忙得疲于奔命,却收效甚微。
这个结论,让她非常失望,为什么学了那么多知识,却没有用?
她甚至咨询我,要不要也读个MBA,解决一下目前的困境。
我相信她并不是个例,甚至我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也陷入进‘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状态中不能自拔。使自己很忙碌,来填补内心中不安的空洞,像是不停工作的陀螺,永远周而复始的原地旋转。
怎么能改变现状,变成知识主人,而非沦它的奴隶?
2 .
先看一个“罗辑思维’招聘的故事吧。
“罗辑思维”公众号招聘,因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配合着开出了极其诱人的工资,吸引了无数年轻人前来应聘。
其中既有国内985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又有留洋归来的精英人才,还有早早便建立了自己公司的商业才俊,罗辑思维收到了大量投递过来的简历,但是最后总裁‘脱不花’却破格录用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二本毕业的小伙子。
脱不花在一次分享会上透露了,小伙子最后打动她的,是基于‘罗辑思维’的内容平台基础上,打造出了自己完善的全新产品。原来,这个小伙子过人的地方就在于,他将听到地‘罗辑思维’每期内容都做出整理,不但整理,还通过每期的内容,进行主题的阅读延伸,并且结合自己的经历、体会,持续地在自己的公众号上进行内容输出。
比其他只是对内容一听而过的应聘者,脱不花认为他的深度积累更适合这份工作。
在总裁‘脱不花’的眼中,重要的不是你知道多少东西,有过多少经历。而是,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开发自己所了解到的知识。
你的知识转化率是多少?
3.
跟大家讲一个理论“象与骑象人”,几乎所有看书的人,都假定自己是理性的人。但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都非常像是一个人骑在大象上。骑象人是意识,象是潜意识,我们以为是意识控制我们的行为,其实并不是,我们的90%的言行依靠潜意识,10%依靠意识。我们知道的道理仅仅是在意识层面上发挥作用,但是具体行为还是在靠潜意识指挥。
这就是说,我们读地的书再多,如果不通过反复练习,深入到潜意识的习惯层面,最多只能获得10%的效用。
4.
那么是否有什么办法将学到的知识更高效的转化呢?
风魔镜的CEO黄小杰分享他针对这个问题总结出的方法论
第一步,建立模型。回归本质概念,回归原理,回归良知,回归人性,回归商业本质,多问为什么。
第二步,进行工程化分解。例如我们要将大象装冰箱里,需要几个步骤?需要三个步骤,分别是打开门,把大象放进去,再关上门。
学到的东西工具化,将它塞入不同的场景中,十万个为什么,不断地自己出题,解答。反复锤炼,直到内化为潜意识。
第三步,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优化的可以提升的空间,使得自己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图书信息】
《象与骑象人》乔纳森•海特浙江人民出版社
【参考讲座信息】
黄晓杰:用第一性原理做产品的逻辑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