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用力,慢用功

人生下半场

几天前,朋友家庭小聚。

值秋深叶黄,去的一路上,落叶潇潇,意境索然;进屋后,暖阳透过南面大落地窗洒进室内,一半明艳一半荫翳,界线分明。躺在明艳暖阳中,始觉徜徉,感慨美好人生,然一会儿后又觉烘热;躺进阴面,又觉身冷,如不是人多哄闹,如果一人置其中,定会生凄冷之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忽暖忽冷,界线分明的意境,竟似——

乱哄哄麻将人声的喧嚣,很快驱走你所有的骄情。

下午,饥肠辘辘得忍无可忍之时,餐筳恰到好处地开席了。猛塞一顿后,女人们离席又搓麻去了,孩子们则看电视去了,男人们始之好整以暇,在硕大的红酒杯里倒上二锅头,几番啜饮后,从品酒到品咂人生起来。

不知道说到何事,我说我们人生已进入下半场。被严重抗议后,我解释说,就是在这几年,参加的婚娶、生子喜宴渐渐少了,而去医院、去殡仪馆的次数却渐渐多了;现在我们更多的时候是面对沉重的东西,难道说不是人生进入下半场了吗?

尽管被承认确实是事实后,但“下半场”的论断仍未被接受。

我被认为是悲观情绪弥漫,有煞风景,但于我内心来说,映照的却是一个大写的“静”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下半场的财富

这两年,所谓东北经济环境不好,万商俱寂,具体对个人影响有多少不知道,但巧合的是,我的圈子里,很是有一些哥们儿突然混的不好起来,也包括我自己。

大家在一起,都在比谁更惨,仿佛分分钟要断了炊火奶粉。

但所幸的是,大家都还满是乐观,跳楼自杀的自然没有,哭丧脸耸拉脑袋的也没见着。在一起,更多的还是想辙儿想出路想对策,说久了饿了,一伙人出门一人一碗兰州拉面,也出溜的贼香。

这种状态,是什么呢?是一种“静”,这是岁月磨出来的一种“心静”和“耐心”。

这可能是我们这年岁状态的人所能拥有的最真实的财富,也是“下半场人生”最可依仗的力量。

我们还能依稀记得“上半场人生”的绰影,就像落地窗前洒下的暖阳,光彩炫目,热气逼人,能量满满。能照射万物,遗憾的是,却照不进内心。

被热量裹挟的固然有温暖,但也有焦燥,急燥,心浮而气燥。而阴翳中,让骄浮之气冷却,冷了添衣,饿了吃饭,累了休息,万事只在一步一行、一事一议中,该来来,该去去,泰然处之。

“下半场”不是“下坡路”,可能通过一段平坡,开启一扇门,建立一个开始——开始关注内心,发现一个不热烈却更宽广的空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微用力,慢用功

事情做久了,自然就有了体悟;体悟通彻了,自然就觉得贯通。

还是从锻炼说起。

先是快走,现在每日晚上小步慢跑,微用力,伴听着“喜马拉雅”的有声书,持续约一个时,醒脑明神,而无胸闷喘吁之压力。筋骨舒展同时,也充实学识;倾耳专注之时,也不觉机械运动的乏闷无聊。听书伴运动,就如同番茄酱之于薯条,奶精之于咖啡——神仙伴侣,天作之合。

这是锻炼中微用力的好处。不用力则锻炼无效果无体验,用过力则易损伤,更不能享受听书之乐。微用力,多方兼得。

微用力,不会让大脑缺氧,缓步用力间,徐徐增进血液循怀,反增进大脑供血供氧,此时,脑细胞最为兴奋活跃,无意间,一次慢跑可能会产生一个创意,可能会构思一个蓝图,也可能实现一次顿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读书摘抄笔记,也是最近拣起来事情。

读一段,心有与之契,便拿起小本,抄录起来。不仅抄录,便想趁此练练字,日久不动笔,初一试下,属实难看,但一笔一划慢慢写,先求端正,再求结构,也渐渐好起来。待抄写千字而手不酸疼时,竟能控制笔锋行走,指哪划哪了。

父兄的字都好看,而我虽勤练过,但写出来的总无骨无筋。书法中有赞某字曰“力透纸背”,曾不领其真意,下笔发狠用劲,但纸是透了,没看出来力道。

而今,微微用力,慢慢行笔,竟日见筋骨和力道了。

急则浮飘,快则乱脚。凡事掌控有度,则力道尽显!

做事做人,有恒久之心,才能从长计议,做扎做实。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心”再“学”

现在正边听边读的书是王觉仁先生撰写的《王阳明心学——修炼强大内心的神奇智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未读此书时,对王阳明的印象是中学哲学课本里的批判对象,批判典型是“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这句话;当时,我们这些被“马列唯物主义世界观”武装头脑的热血青年在老师带着嘲讽的语气中将王阳明狠狠地压在意识的箱子里并上了锁。

此后经年,我们仰望的纯正湛蓝的“马列三观”主题天空被渐迷渐浓的PM2.5所遮蔽覆盖,“自然、神灵、祖先、历史”等IP也早已被敲碎而无法复屏,除了关注GDP(因为都说那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我们没有了仰望的东西,头顶上空一片虚无,穹顶之下,氤氤氳氳。

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是先达到了与之契合的内在条件。

“人生下半场”的我,早已脱掉了校服换上了职装,几曾挥斥方遒(意气用事),几曾灰心丧气,但无论风雨晴空,回首看时,皆如刻画中,有波澜印象,却已无声无色,不恐不惧。

是以,再历之世事,无不如从前过往一般无二;因之,凡事何足惧哉,亦只需动脑,何需“动心”?

世界之大,却熙熙攘攘;满天雾霾,你无力去除;然一已之内心,是我们的自留地儿。如果说“上半场”的你还在理想着去“扫除天下”,任内心荒芜;那么,“下半场”,你“何不归”?自留地儿上,除去杂草,种上瓜果蔬菜,搭上凉架,滕绕蔓缠,徐走徐看,徐茶徐酒,未知不能论江湖!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下半场,何不从“心”再“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138评论 0 33
  • 今天,儿子一回到家,就兴奋地对我说,"爸爸,我们今天打比赛了,我们队赢了!要知道,我们队实力比对方弱哟!“儿子脸...
    陈宁儿童与家庭教育研究院阅读 2,405评论 0 2
  • 叮咚,微信的提示音想了起来,我睡眼朦胧的看了一下时间.凌晨三点半,我心想谁啊大半夜的,睡不睡觉了,拿起手机一看,是...
    zxl灬阅读 2,555评论 0 0
  • 他叫张东跃,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扑闪扑闪的,一只小小的、坚挺的鼻子,红红的嘴唇,雪白的像城墙一样的牙...
    东瓜居士阅读 1,261评论 0 0
  • 去年春天我们刚回大理的时候四处找房子,经常大街小巷四处遛跶,仔细地寻看墙上的招租信息。我们发现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
    西湘阅读 14,667评论 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