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高中毕业上大学时候开始,我心里就暗暗给自己一个目标,那就是等我毕业有了工作,就不会让自己的父母那么辛苦。可是现在都毕业五年了,我也参加工作了,可父母的情况改变了吗?没有,他们该劳作还是接着劳作,该辛苦还是得接着辛苦,为什么呢?因为我的目标并没有实现。
1
今天隔壁家的张婶过来串门,看见我跟父母在家门口坐着闲聊,她突然插进来一句:“小梁回来了?怎么都参加工作这些年了,跟你爹妈说,别太累了一天都,我每天早上起来,总是看见你爹妈都从地里忙活回来了,怎么孩子都毕业了,还这么辛苦干嘛呢?”。我什么话都没说,感觉整世界都沉默了。
张婶说的没错,在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我的记忆里爹妈总是早起贪黑的忙碌,庄稼人总是有忙不完的活,妈妈总是说:“如果当年我能多读点书,我现在也是“坐在办公室里的人”,不至于天天跑地里干活”,每次说这话的时候,她眼里充满了光。在我们父辈的思想里,觉得“坐在办公室里的人”那是吃国家财政的,有前途,至少不会做农活,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
可是,现在我毕业了,自己也工作了,却没有让他们逃离这样的生活方式,因为自己缺少那样的能力,毕竟工作了,感觉没有那样的简单。当我们没有体验过一种生活的时候,我们总是渴望,甚至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会有那么一天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可是现实往往不是如此,更多的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2
李叔是姑父的好朋友,有天姑父请他到家里吃饭,酒过三巡后,便想回家,家在县城里,离我们家远吗?不远,就是五公里的路程,全程柏油路,可是喝了酒,便不能骑摩托车。在我们这里的县城乡镇,基本出行都是靠摩托车,方便、不占道,特别是在走山路,那“铁马”的形象是杠杠的。好吧!不能骑怎么办?我送呗。这叔走就走了,临行时还不忘跟我爹聊聊天,他们聊天无所谓啊,重点还扯到我.
李叔说:“梁啊,差不多买车得了?”
我说:“没钱买啊!”
李叔立马加大嗓门:“没钱?叫你爹买给啊,你爹有钱!”
不知道这喝酒的人脑门是被门夹到了,还是怎么的,我爹我还不清楚,他基本就没什么钱,自己一辈子省吃俭用的,为了我们两兄妹上学,自己苦来的钱都基本交给我们了,话说“知子莫若父”,在这方面我是“知父莫若子”啊!
在我在找工作的时候,为了不让我有太大的心里压力,我爹跟我说:“你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我们做分母的不奢望你能找到多好的工作,只要你能喂饱你自己的嘴,有自己的路走就行了”。意思就是能养活自己就行了,爹妈就不必过多操心。父母总是时刻为子女着想,那种理解、那种慈祥、那种关爱,在这个世界上你真的不会找到第二种了。
3
单位的小何前两天刚刚提了张迈腾,是他父母付的钱,全款提的。这两天父母又叫他去看房子,说是好让他做婚房,看的是复式楼,首付父母来给,贷款让他来走公积金贷款,自己赔,父母给的理由是不小了,给自己点压力,做个有当担的男人。
其实小何在单位工作也积极,人缘也好,父亲现在还是在事业单位工作,母亲做生意,家里还是宽裕。我见过他的父亲,50多岁,看着像70多岁的人,相对来说,他的母亲看着年轻一些。我问他,怎么你的父亲看着这么老迈呢?他说:“为了我,为了我们这个家呗”。
小何也是个懂事孩子,老说自己也要努力,不要父母这般辛苦了,小时候由于家境好,常常逃课、早退、打架,现在长大了,却觉得自己的父母老的速度比自己长大的节奏还快,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了。
4
我总觉得我原本的目标会实现,我觉得我会让我的父母不再那么地劳累,不再那么的辛苦。所以,我在努力,我从未放弃。
我想给父母更好地生活,想让他们好好地歇歇,因为他们一路走来,都太忙碌,忙着家里的茶米油盐,忙着地里的五谷杂粮,忙着照顾一家老小,忙着……有太多地忙碌,他们似乎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自己的空间,甚至没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因为他们的故事里总是载满这个家,载满我和妹妹——他们的孩子,在成长中我们发现,原来我们的笑容,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听妈妈说,她最近喜欢听郞恒山歌,那是她年轻时最动听的歌谣,也听妈妈说,老爹最近很爱跳广场舞,也难怪,老爹一直很少说话,连自己的爱好都是妈妈跟我们说的。不过,我觉得很欣慰,一路走来他们的日子虽然苦了点,但是感情却是这般和好。
作为孩子,我觉得欠父母挺多的,爹妈都一把年纪了,还是这么的辛苦,觉得自己能力还欠缺,还没有那个实力。我想让他们多歇歇,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陪陪彼此。我相信这样一天不会久远,因为我在努力,我没有放弃,我在前行路上,为的只是完成最初的那一个目标,也是我给自己和父母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