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一次你还是想要逃避,那就看看这篇文章

“问题是个雪球,逃避和敷衍只会让它越滚越大。”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曾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中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儿童成长中有许多敏感期,如果未顺利过渡或是解决掉敏感期中的问题,那么后遗症将会伴随一生。


就像有些成年人会不适当地进食,像个小孩子一样贪吃,究其根本,很大程度上是幼儿时期的“口欲期”出现了延迟满足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


这其实和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一个道理。那些没有被及时解决的问题,会给未来的生活造成更大的影响。


问题不会凭空消失


我大学毕业那年,签了一家很不错的单位,也很幸运地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


工作虽然很累,但上司的提携与指导,让我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展望。


可好景不长。


两年多后,区域领导交替。我被一个风格较为保守的领导接管。和他相处时我总有种被掣肘的压抑。


在相互磨合了六个月后,正值一项工作意见出现较大分歧时,我索性提出了离职。


但当时的我并没有察觉出离职的真正原因,而仅仅把它总结为“想换个环境”。


在这之后我又陆续供职了两家企业,直到去年年初,才算找到了一个各方面都很满意的单位。我下定决心要在这家企业踏踏实实地干下去。


但就是这样一份被我寄予了厚望的工作却在8个月后匆匆夭折......


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我就一门思绪地扑在了工作上,关注点永远在业绩上。


然而这个企业发展了三十余年,早已衍生出不同的“派系”,盘根错节的网络关系让公司的每个人都在察言观色中拿捏尺度,只有我忽略了其中微妙的变化,一个劲地用蛮力在工作。


半年后当我的两个领导为我的一份提案在办公室“大打出手”时,我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我被卷入了办公室政治之中,而他们每个人都认为我是“对方的人”。


我并不愿意站队,只想安静地做我的工作。但是当时的局面早已发展到让我无法全身而退。



我被其中一个领导孤立,她让自己的心腹在办公室散步我“品行不端”的谣言,还在私下给我部门的员工“指明方向”。


部门员工不配合,工作故意出错,需要独自承担更多职责是一方面;每天公司大会上的指桑骂槐更是时刻挑战着我的忍耐力。


而另一个领导呢?则是每天拿着KPI问我要业绩,给我圈圈点点的考核。


当时我有想过离职,但想想自己来公司前的flag,总不能才几个月就自己打脸吧?于是,我提着一口气,更加努力的工作,想以隐忍为方式度过,以业绩证明我的价值。


然而我的天真让我更加成为过街老鼠。在公司没有任何人敢和我搭话。


于是三个月后在茫茫无期的等待中,我递交了辞职信,离开了那个是非之地。


辞职后大概一个月,我才算缓出一口气,开始静下心去回顾总结。


这时我突然想起了第一份工作的前前后后,从壮志满酬到心灰意冷的离开,其实不就是经受不住领导的打压?


当时的我自以为跳出了牢笼,却不曾想,没有解决的问题不会凭空消失,它只是会不断转换存在方式。


上天给人一份困难,同时也给人一份智慧。

如果在当时,我愿意静下心来好好梳理一番,那么经过五年的积累,想必后来的我也不会卷入这场莫名其妙的纷争中,也许一切都还有婉转的余地。


是我放弃了当时应该经受的磨练,于是在五年后的今天,生活摆给了我一个更棘手的问题。


这其实很像《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白骨精变化了三个身份出现,层层加码的可怜,但本质却从来没有变化过。


问题是个雪球,

逃避和敷衍只会让它越滚越大


生活是一份试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题目。如果遇到难题就轻易放弃,那只会让不断累积的问题,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贾乃亮和李小璐还是朋友的时候,他们合体出演了一部电视剧《当婆婆遇上妈》。


在剧中贾乃亮饰演男主大可,李小璐饰演她的伴侣佳佳。


大可和佳佳结婚前,大可的父亲很直接地问了他一个问题:



“我觉摸着她的(佳佳)的脾气有时候和你妈妈有点像,有点犯冲。那你和她在一起久了怎么办,你能帮着她吗?”


大可当时含糊其辞,最后索性说,“我先吃饭了,咱们回头再聊”。



然而生活不是想逃避就可以逃避的话题,如父亲所料,佳佳与大可的母亲在他们婚后矛盾不断。


而大可忽略了母亲瞧不上佳佳的本质问题,没有想办法从正面去解决它,而是不断地敷衍,一再向母亲妥协。


他一边对佳佳海誓山盟,一边在母亲的怂恿下为了稳定财政局工作与财政局领导的女儿谈恋爱周旋。


一边对怀了孕的佳佳悉心关怀,一边在母亲的要挟下与假怀孕的小三朱梅藕断丝连。


当一个个阴谋被揭穿时,大可只会对母亲说“妈,你少说两句吧,帮着解释一下”,或是对佳佳说“我妈老糊涂了,你别和她一边见识”。


是大可在“稀泥抹光墙”的态度中,让原本简单的问题越来越复杂,牵扯入局的人越来越多,最终让这些住在同个屋檐下的人分崩离析。


问题是个雪球,逃避和敷衍只会让它越滚越大,从而更深刻的反噬了生活。


就如同在一个密闭空间中看到一个火苗,如果不想着如何去浇灭,而是一味地躲闪,那么小火苗就会不断蔓延,最终熊熊烈火也会将我们吞噬。


跨越心理障碍,

沉浸式体验问题,难以破局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在第一任丈夫去世后,逃出山里,勇敢追求自己的生活。


她本是个“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女工,干活有力气,相当勤快。


在被婆婆找到卖给第二任丈夫后,她却变成“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的人。她做女工时手脚没有先前灵活,记性也很差,头发也花白了,脸上整日没有笑容,


原来她再嫁的丈夫在伤寒上断送了性命,更要命的是,他们的孩子毛豆也让狼衔了去。


祥林嫂整天沉浸在失去孩子的伤痛中,逢人就讲:“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


她在痛苦中找不到出路,最后在在悲惨中结束了苦难的一生。


什么是路?鲁迅先生这样回答: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在《奇迹笨小孩》中,景浩为了筹集妹妹做手术的巨款,贷款收购了一批问题手机,准备做成翻新机出售。


当他满怀希望地签下一个又一个购销合同时,翻新机市场却受到监管部门地严厉打击,一夜间他的订单量变成了


此时望着堆在一起像小山一样的问题手机,再看看病弱的妹妹,他的痛苦和压力无法形容。


但是他很快就摆脱掉自己的坏情绪,重振旗鼓,在经历了重重困难后,浴火重生,六年后创立了“好景通讯”,并担任CEO。不但治好了妹妹的病,也完成了属于他人生的一次逆袭。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的景浩沉浸在上天不公的抱怨中,选择摆烂,那么结局又会是如何?


董明珠的老公曾在她儿子两岁时病逝,如果她当时一蹶不振下去,那如今的“商界铁娘子”又会花落谁家?


董卿在《朗读者》中说过这样一句话,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它考验着我们每个人的品格和智慧。只有经得住考验的人,才能享受到由痛苦转换而成的恩赐。


人生的道路没有一条是平坦的。想要成为生活的强者,就要拥有面对问题的勇气和信念。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许你要找的答案就藏在下一个明天。


没有解决的问题不会凭空消失,它只是会不断转换存在方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