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屯遗址游
遵义市海龙屯遗址是贵州首个世界文化遗产。此地曾为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遵义古称)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建于1257年的海龙屯,曾是末代土司播州杨氏政权的首府 ,也是集军事防御、杨氏行宫、军训和给养为一体的军事城堡 。
海龙屯屯上最高海拔1354米,屯下海拔974米,相对高差300-400米左右。屯上建有九关,屯前六关: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屯后三关:万安关、二道关、头道关。
万历廿八年(1600年),播州第29代世袭土司杨应龙反叛朝廷。悍然进攻合江、綦江和江津,屠城掠地,屠杀无辜百姓近十万人。
万历帝调集24万明军,由渝州(今重庆)出发,兵分八路合击土司军。屯前强攻,屯后偷袭,苦战114多天后,海龙屯城堡最终湮灭于战火之中。现王宫、军事堡垒的遗址尚存,是中国仅次于长城的保存最好的军事遗址。
七律 辛丑白露海龙囤怀古(新韵)
王师八路讨播州,杨氏惶惶满府愁。
铜柱关前摇宿旆,后囤林下隐兜鍪。
攻城勇猛迎礌木,夺隘争先冒矢流。
天意昭昭灭无道,残垣萧瑟又逢秋。
注释:
1、宿旆:明朝的军旗,为二十八星宿图案设计,每营对应一种星宿,便于布阵识别。
2、兜鍪: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