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奇怪,十几年前觉得人生成败在此一举的事情,现在看来也不过尔尔,很多年前的快乐或者痛苦,无论多么强烈,都会输给时间这个家伙。
很多人并不痛恨高考,因为高考很大程度上才是一个中国青年人独立人生的起点,他们痛恨的是9+3的12年受教育的人生。好像读书这件事情被狭隘地定义为了读教材和教辅书,生活太清汤寡水,以致于一点七荤八素都能搅动人心,今天要说的是我在过去两周读的一本书,其实在二十年前就已经读过,作者是一代80后心中永远的童话大王——郑渊洁,这本书是郑渊洁当年在《童话大王》月刊上连载的,后来集结出版的《智齿》,顺便查了一下,郑渊洁稳坐中国作家首富好多年了。
一
《智齿》中多少有一点郑渊洁自己的影子,男主角梁功辰是个天赋异禀的作家,他确实不同寻常,因为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小说中那些精彩的句子哪里来的,只要他坐在电脑前,那些凝聚着人类最高智慧的语言就会自己随着手指的敲击一行一行出现在电脑屏幕上,不像有些人,写了没几句,一会怪椅子太高,一会怪屏幕太亮,憋了一个小时写了一段话,就开始抠脚丫。
梁功辰的天赋是从他20岁以后开始展现出来的,因为20岁的时候,他长智齿了。按照一般的说法,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有些器官的原始功能逐渐丧失,从牙齿的中间缝隙开始往左右两边数,第八颗就是智齿,智齿就是被人们称为那颗没用的牙齿,对,人类是这么看智齿的,然而智齿却不这么看。
智齿有很多类型,有文学型的、数学型的以及各种型的,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天才都来自于智齿的操纵,可以说智齿就是天才的CPU。那么为什么长智齿的人很多,但天才还是少呢?那是因为智齿发挥作用需要有一条连接人脑的黄金通道,智齿+黄金通道,你就等着当天才吧。我们的主人供梁功辰就拥有一颗文学智齿和黄金通道,他是他这个时代的天才作家,一个人养活了一家十几口人和一家出版社,靠版税。
读到这里,你有没有觉得郑渊洁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是的,郑渊洁大部分作品都是这种风格,应试教育下的青少年很吃这一套。可惜啊,智齿只能教梁功辰写作,不能给他的大脑升级,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还得他自己做决定,比如,梁功辰在一次口腔检查后,把他的天才智齿拔掉了,因为怕发炎感染到其他牙齿。如果当时他知道他的文学天赋是智齿赋予的,让他牙齿烂光也不会拔智齿的吧。
小说有20多万字,具体情节不表,大家可以自行想象万众瞩目的作家突然不灵了,已经预付千万版税的出版社会怎么办?当梁功辰发现智齿的秘密后,他会如何力挽狂澜复活这颗智齿?复活后的智齿会引起多少人的觊觎和争夺?既然有文学智齿,那就有音乐、美术等等类型的智齿,一场血雨腥风的智齿抢夺大战即将打响。
梁功辰说,如果一本书被翻开看了5分钟还不能吸引你,那么这本书也不值得看,不管这是不是真理吧,反正郑渊洁做到了这一点。
二
很多80后都爱郑渊洁,说出这个名字就像对上了暗号一样,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如今想想,郑渊洁的作品包含了大部分人在青春期的诱惑与迷恋,而这些,是应试教育给不了的。
郑渊洁以情节取胜,他的想象力不被任何现实生活所规范。他把人的天赋具象化为一颗智齿,把一些天才归因为身上长着“金线”的蝌蚪附体(《金线蝌蚪》),一个人指甲盖上可以显示一只股票的走势(《金拇指》),一个人类身上的细菌可以有知觉阅尽人世百年历史(《病菌集中营》),一张五美元的钞票在人间的历险。
传奇+特异功能,是他大部分童话的套路,而这些不正是一个天天上学放学的青少年所渴望的吗?一个人的青春期,对世界已经有了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同时他又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大部分并没有被认识,无论是来自课堂还是家庭的教育,都不足以满足一个十几岁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成长的过程,不就是这种好奇心的不断满足和不断丧失吗?现在有一个作家给了你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任何困惑和奇思妙想都能得到一个基于你现有认知的合理解释,这就确认过眼神,你是自己人了。
想象力的边界是郑渊洁最显著的一个标签,他用想象力对抗的,是庸俗的、枯燥的应试教育体制。这在他的一篇早年童话《驯兔记》展现得特别生动。很多人都知道郑渊洁有自己独立自洽的教育理念,并且他敢于把自己的一对儿女当成自己不走寻常路的教育理念的试验品。说他一味反对国家主流的教育制度和方法是不对的,他要的是一个适合每个孩子自身性格、情感特质的教育,也许这种教育理念本身就是一种乌托邦,所以也只能存在于一个有着丰富物质基础的个案家庭中,比如说,郑渊洁自己家。郑渊洁指着幼儿园的老师对儿子说,那都是妖怪,他儿子大哭说我怕妖怪,于是他儿子至今最高学历是小学毕业,无独有偶,郑渊洁指着幼儿园的老师对女儿说,那都是妖怪,他女儿说,我要跟妖怪一起玩。现在郑渊洁的女儿是个学霸,还要去国外读博士。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二胎的优越性显而易见,不要管什么国家经济的刘易斯拐点了,教育孩子本身是多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啊。
三
其实郑渊洁一开始也不是这种童话风格的。他的第一篇童话《黑黑在诚实国》,是一篇传统的儿童童话,主人公黑黑是一只小蚂蚁,通过它在诚实国的游历,明白了诚实这一品质的意义。大部分童话都是这样,一个动物(昆虫、植物)拟人化,给你一个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这是一个属于真正的儿童的价值观的世界,它包含着很多普世的理念,小的时候我们觉得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善良、正直、乐于助人,直到你长大后受到来自社会的挑战和现实的暴击。
郑渊洁的童话一直在《童话大王》的月刊上连载,就这一点足以让人肃然起敬,一个人不仅聪明,他还勤奋,文字工作劳心又劳力,十几年的时间终于把自己熬成一代80后的老父亲,这种人不成功,就问还有谁了?
从低幼儿到小学生,从少年到青年,读者在长大,童话的主人公也在长大,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它是一个众多童话人物构成的精神世界,郑渊洁捧红的童话明星,建成一个中国的迪斯尼都不是不可以,主人公取材广泛甚至跨越物种,人类有皮皮鲁、鲁西西,动物有舒克和贝塔,大灰狼罗克,每个都有自己的性格,他们其实都代表着生活的很多侧面,以及想象中的生活的各种可能性。
很多人觉得郑渊洁后来的作品不一样了,变得有点极端或者说少儿不宜。是啊,他的读者也长大了嘛,开始对说教产生质疑了,开始建立自己的价值判断了,甚至开始萌动自己对性别的傲慢与偏见了。一系列成人童话的应运而生,它们承前启后,用你还不太成熟的思维方式,提前展现了世界的人心善恶。有一点我觉得很可贵,即便是在成人童话中的坏人,也坏得那么有江湖道义,结局还是一种邪不压正。
这些独一无二的成人童话,多少填补了我们作为一个乖小孩的人生遗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