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信不信 绝大部分的写作技巧基本无用

关于写作这件事,其实想说很久了。

朋友圈也看到一些文章,有做干货的指导。干货很棒,也教了一些方法。

确实,写作是有很多技术的。比如,怎么让文章富有逻辑,怎么用排比句加强气势,怎么用双关语让文章显得有深意。再说得细节一点,怎么开头,怎么过渡,怎么结尾拔高立意。

关于这些,其实从小到大,我们的语文课、作文课,老师一遍一遍地讲,一遍一遍地重复。你让我现在开课讲,我也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上一整天,还不带喝口水的。然而,用了这些办法之后,你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吗?或者换句话说,你写的东西,写到你自己的心坎儿里了吗?

我想,绝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否定的。这也恰恰证明了,这些技术流的事情,只能保证你的文章可看,但是,别人看过就看过 了,可能隔一天就忘了。

真正让人记住的,永远是走心的东西。

也就是,你的文章里,当抛开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之后,还留下的温度。

那些让你铭记于心的文章,一定是有温度有感情的。它们也一定是有写作技巧的,但写作技巧不是关键,最核心的部分,永远是走心的那一块。

那么也许你现在想问:既然你这么强调走心,那么,这一块如何训练呢?

这就又是绝大多数人的通病了。大家仍旧希望,能够最快速度掌握某种技巧,那么请问问你自己,你到底是机器人,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情都触碰不到,如果连自己到底真正想表达的事情都不知道,那么,你觉得这时候,光去训练一些所谓的技巧、技术,有用吗?也许你经过训练之后,写出来的文章,也能富有条理,充满逻辑。但,那里面有真情实感吗?

你是否曾写过一篇文章,写着写着让自己落泪,别人看着看着,也落泪了?如果没有,我想告诉你,那真是一件让人感到特别遗憾的事儿。

用心写作时,你会完全忘记了所谓的技巧。比如,哪里该写个过渡句了,哪里又该用排比加强一下语势了,哪里又该用个反问句突出一下重点了。这些都没有,真的完全都没有。

当你真正进入那种空无的状态时,脑子里会蹦出很多很多话的,你的手打字的速度根本不够快,噼里啪啦地,好像永远跟不上那些词句浮现的速度。而你只是一根管道,把这些词句通过你的打字,留下来了而已。

当你真正用心去写作时,你完全不会记得什么逻辑、结构,你只要顺着那股心流去写,到最后你会发现,哇,怎么那么通顺,根本不会有疙里疙瘩的地方。文章不再被机械地分割成了很多很多零散的部分,而是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你也说不清楚它们之间有什么逻辑,但是你就是知道,这背后是有一种有血有肉的紧密联系的。

可能你不明白我在说什么,但我相信有过这种进入心流写作的人,一定知道我在说什么。

再补充一点,进入那种状态写作时,每个写作者都将是非常高产且富有效率的,而且绝对有着自己独特的个人写作风格和特色,绝不可能千篇一律,也绝不可能让你的文章看着像是别人的。

有人说,你说的这么玄乎,那这种境界总有什么方法可以达到的吧?

我思来想去,其实,并没有什么切实可操作的办法。因为问出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想通过123,这种机械的步骤达到。然而我这里就是要泼你一桶冷水,这是不可能的。当你去追求所谓的方法和技巧,你就已经离开你自己的心灵了,你就和用心写作背道而驰。

如果说有个方法,那也只能是看似根本不是方法的一个方法。就是,向内看,诚实面对你自己,面对你的心,看看它要对你说什么。

嗯,以上文字又是进入心流写下的。看了一下时间,用时大概15分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860评论 25 709
  • 《清明》杜牧(唐)朗诵:艾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艾莎同学的这篇朗诵,...
    苛娃阅读 645评论 0 1
  • 这是一部关于普通家庭出身的女孩在职场婚姻上的经历。她的奋斗,她的梦想,她的爱情与她的婚姻。17年后的蓦然回首,旧人...
    晓兰sally阅读 249评论 0 0
  • 那场电影,唯一的空座位,在小茶旁边。电影正如小茶所料,并不和她的口味,心如同死去,异常平静,可眼睛却在流泪...
    姜糖红茶阅读 22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