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明显是肤浅的,含混不清的。
如何一步一步清晰的认知这个世界的生存秘密?
回到动画,
先把对动画的概念认知缕一遍。对一个事物的清楚认知,来自于对它的长期的研究,探索,思考和实践。
动画到底是什么?
动的画面,变化的画面对暂时停留的在眼睛和大脑里感觉。简而言之,连续的画面对眼睛的欺骗。
仅此而已,也就是说,动画只是连续的,让人意会的感觉而已。它只是反映了类似于真实的感觉,但它其实不是真实的,它离真实还很远。但是可以通过最关键又最少的画面无限接近真实。
也就是说,画面最重要的意义是转换成可快速意会的感觉即可。
这就是动画最重要的意义。而不是每一张画的够不够清楚,是不是有漏帧,这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整个画面里变幻出来的感觉是否传达给观众了。
这么说的话,单幅的绘画也是一样。并不是看你那一根线,哪一块色块是否画的特别好,哪一个人物画的准不准,而是整幅画的气息,氛围,主题是否能让观者有较强的感受。所谓的打动观众了,无论从哪个方面。如果最终打动了人的心,那么组成这幅画的细枝末节可能都组合的特别合适。中庸,中庸就是各方面都特别合适的状态,其实是非常难以做到的。
再谈动画是否属于新媒体。在我看来,动画走到今天,只能算是一种媒体,和架上绘画以及其他门类的艺术一样。早就不存在新旧可言了。它只是其中一种表达语言。在八亿多人都生活着的移动互联网的今天,多媒体无处不在,手指轻轻一划,几秒钟内可以更换一个平行世界。如果主题不够吸引人,三秒内就会被刷掉。人们的眼睛过滤活动的画面和声音已经变得更加快速。(当然也更加焦虑),因为每天都花数小时的时间进行“训练”,人类如此高频的长时间的训练自己对小屏幕里的信息的扫描,以前从来都没有过。即使是被动的训练。
如何抓住人们的眼球变得越来越难。让人们的眼睛停留下来,认真观看一段时间,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这是动画,电影要思考的问题。
画面感觉迅速抓住观众,并且锁定他们,注意力无法离开,有视觉(大脑)快感。故事上能让观众共情。那么最重要的任务就达到了。
永远抓住最重要的是什么!必要条件是什么。然后砍掉大部分的不必要条件。效率和简化就做到了。在做决断的选择时也可以这么想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