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好久之前买的一本书了,现在已经出了第二版,这个版本都没有了。打开书,只看了第一辑的几篇,记得当时看这本书时,有看不进去的感觉,所以就束之高阁了。现在重新打开,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一是随着工作阅历的不断增加,越来越渴望有理论有科学依据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二是这几年接触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讲座也比较多,对这门科学也有日渐浓厚的兴趣。无论是在生活或是工作中,如果能用心理学知识来引领,我想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往总是觉得心理学很抽象、枯燥,也不懂得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践,但通过阅读、学习,我重新认识了它。心理学的规律、效应、法则是科学的、严肃的,但如果能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它们,那么作为阅读者,就能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去解释、构建它们,生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在这本书中,刘儒德教授精挑细选了64条心理学规律和效应,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管理三部分,非常清晰。 每篇文章的正文前,首先呈现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是问题情境,以激活读者先前的知识经验,唤起继续探究的欲望。而且,为了减轻阅读长文的认知负荷,编者还体贴地在正文中加了一些醒目的标题,以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心理学的运用呢?
这次阅读,我几乎是一气呵成,一天多的时间就读完了全书。阅读的速度之所以比较快,一是内容比较吸引我,二是在阅读中我并非平均用力,针对自己比较困惑的地方读得比较仔细,熟悉或是运用的比较好的法则和效应,就采用了略读的方式。其实,我觉得,书不仅是用来读的,很多时候它也是工具,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拿出来查找自己需要的内容,书也是用的。有价值的书就是这样,读过一遍之后,虽然被放到了书橱里,但还会经常被翻到某一页,重新去阅读、思考,得到新的收获。
我对第一辑“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兴趣更浓厚一些。在这部分内容中,呈现了系列位置效应、7+-2法则、专家记忆优势、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遗忘曲线、超限效应、高原现象、思维定式、归因偏差现象、沉锚效应、连锁塑造、詹森效应、普雷马克原理、情境相似性、头脑风暴效应、学习对大脑的可塑性、鸡尾酒会效应、情绪判断优先、厌恶实验、认知失调、德西效应这些内容,非常丰富。
我感觉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就是高原期,出现了“高原现象”。所以,需要通过不断地深入的学习、思考去提升,使自己能够有所突破。其实如果在教学中能够运用好这些心理学知识,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就会更加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比如,我们都熟知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了解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生字词的识记方面,就可以适当运用。一是要及时复习,每天坚持进行听写或是拼写;二是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学习了第一课字词后,第二天进行第一次复习,三天后再复习一次,一周后进行第三次复习,一月后进行第四次复习。后面的学习以此类推、滚动进行。每天只需要拿出5分钟进行复习,但达到的效果却应该是明显且扎实的。
再如: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世界上没有让我们过不不忘的“记忆丸药”,只有在最重要的时刻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效率才会高,才会更有收获。所以,在课堂的开头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虽然课堂中会发生很多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但要记住,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再有,背诵课文时刻注意变换开始顺序,在正背之后适当的从中间开始背,克服正背时系列位置效应引起的中间部分记忆率低的问题。另外,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避免中间部分效率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