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当妈妈给我们过来带孩子的时候,那时经常去峮崃的酒厂帮忙,由于确实是能力出众,帮他们解决了很多的酒品调制的问题,同时也获得了酒厂领导的认可,准备聘请妈妈为他们的生产技术主管,当时在妈妈的反复思量下,答应先试着工作看看,看看自己能否胜任这个职位。但是在干了一周的时间后,妈妈果断的辞去了职位。
回来后我们也认真的进行的思考总结:以前帮忙时,别人尊重你一方面你确实有能力,可以为他们解决问题,他们需要你的能力,而不是你这个人,另一方面你始终是个局外人;当妈妈成为生产技术主管的同时,就进入了他们的圈内、局内,导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有人要把自己管理的职位让出来,这就深深的伤害到了他们的切身利益,而妈妈作为空降人员,比起厂里的老员工,没有群众基础,所以就出现了文中所说的人际冷战式冲突,表现为:以前跟到妈妈身后忙前忙后的,现在开始消极工作,对分配的任务当做没有听到,出工不出力;以前的相互交流以及下属员工之间交流都是用普通话,现在用本地话交流。导致妈妈掌握不到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完成情况,工作无法开展。
作为一个小酒厂如果要向文中国企那样的处理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他们酒厂培养这批人也是费了很多的功夫,不可能把人员推倒重建,妈妈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帮他们再培养一批工作人员,所以妈妈的选择是正确的放弃现在的职位,维持原来的状态应该是最好的方法。
当你的出现会影响到别人的切身利益时,你想很快的融入工作是不可能的事情,会遇到来自很多利益受损的人的极力排斥,消极对待工作。
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应该时用时间来打入他们的内部,打入他们的人际关系中,找到他们关系的薄弱点,自己的切入点,拉拢一些中心点以外的人员,抛出一点利益,慢慢的蚕食他们的阵营,建立自己的阵营,自己的核心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