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

        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有一支中国军队从印度历经苦战打回了祖国,为遭到封锁的中国打开了国际补给线,这就是孙立人、廖耀湘等人率领的中国远征军驻印军。

        我利用碎片化时间,前前后后大概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一本介绍中国远征军归国之路的纪实文学看完了。书名是《突破缅北的鹰》,作者叫萨苏,他长期在日本工作,从日方资料中收集了大量日军在缅北滇西与中国军队交战的材料。他充分利用日本史料,再结合中国方面的资料,从另一个角度介绍了这段历史,将远征军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战斗经历,充分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该书从内容上来讲主要描述了中国驻印军扩编并打通中印公路,返回祖国的过程,同时还描述了云南的远征军部队粉碎日军“断作战”的过程。全书以时间为主轴线,从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开始反攻写起,按照战时情况一直写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

        在没有看这部作品时,我对远征军一点都不了解,不知道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还有这样一支优秀的部队,在对日作战中,他们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据书中日军资料记载,归国的远征军共计歼灭日军一个师团主力,重创三个师团和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仅第18师团先后被击毙者就有20394人。

      那么,为什么这支由国民党领导的部队,在缅北战场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战绩,跟国内的抗日情形和战果大为不同呢?看完这本书,我试着总结了一下,主要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归心似箭,复仇之战。中国远征军在1942年初从云南出师远征援助缅甸,由于日军切断后路战败后被迫翻越野人山撤退到了印度。当初国民党著名将领杜律明坐拥全副武装机械化数万精兵,被日军一个一千多人的联队给阻扰,却不敢主动进攻,选择焚车上山的突围方案,结果兵败野人山,大量官兵在突围中因病饿而死。在异国他乡期待了近两年,现在终于可以打回老家了,每个远征军老兵心中满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这种信念成为了整个远征军战斗目标和精神支柱:为回家而战!所以,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了回家的脚步,我想,这也是中国几千年家文化的情结所在吧。另外,这次归国之战也是复仇之战,是为了给那些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兄弟们报仇,所以,战斗的决心也异常坚定。

      二、优秀的指挥官作用重大。一支优秀的部队,往往都有一个灵魂人物,而远征军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就是这支部队的灵魂。孙立人是安徽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到美国普渡大学进修土木工程。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感于形势,投笔从戎,又到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指挥。他中西贯通,英语极为流利,是远征军总指挥美国人史迪威将军最看重的中国将领。孙立人很重视部下的生命,一般情况下都是先用火炮进行猛烈攻击,再组织部队进攻。而且他为人机敏,荣誉感很强,廉洁又有修为,在国民党中算是一个很异类的军人。而在他手下,也汇集了一大批在英美法等国进修过的军事人才。孙立人重视实际,在战争中喜欢迂回穿插,经常包抄日军的后路,在丛林战中能够出其不意的对日军进行打击。

三、强大的后勤支援。史迪威是远征军的总指挥,虽然为人固执,但在对远征军后勤保障方面可以说做得非常好。1943年,在印度的中国远征军装备比美国军队的还好。远征军新兵一般不会立即补给前线,而是经过长达一年半的训练才可以投入到战场。前方攻坚夺取阵地,后方工兵日夜兼程修路架桥,使物资弹药能充足的供应,甚至直接用飞机进行空投。

        正是有这些因素,才使得远征军最终从印度打回了祖国,并成就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战斗史!

#6094-阿东-三悟久子#橙子学院码字岛第6篇作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深夜凌晨三点多,外面淅沥沥下着雨,我从睡梦里醒来,确切说每天都会从疲惫的"噩梦"里惊醒,只是为了爬起来喂哺阿宝。阿...
    四叶草工作室2008阅读 567评论 0 1
  • 秒收蜘蛛池██排名大神【扣XXXXXXXXXX》】 蜘蛛池秒收录 快速收录蜘蛛池 蜘蛛池快速收录 寄生虫怎样做收录...
    wtdn12阅读 314评论 0 0
  • 这样的季节,在外面似乎很难看到青色,当然是我所喜欢的,如夏天的荷叶,现在早已经残败,还有飘在池塘的上面的浮萍,早已...
    千劫已过阅读 507评论 5 7
  • 升级到Qt5.X之后,原先解决的Qt显示中文乱码的方法突然不适用了,找了很多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种:在公司代码里...
    帶頭二哥阅读 3,44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