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500多年前的东周时期《礼记•月令》中就已经有关樱桃的记载了,“仲夏之月,天子馐以含桃,先荐寝庙”。但其实,樱花这个物象在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并不多,这是因为在古代樱花与樱桃是不分的。
樱花一词最早见于唐朝李商隐的诗词“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劝君莫问芳菲节,故园风雨正凄其。”很可惜,我们的诗人在遇见春色中开得正烂漫的樱花时,国家正在艰难时期,春色虽好,但却无情享受。
此后,再翻开一页页历史,就会发现,典籍中关于樱花的记载逐渐多了起来。它开始备受诗人的青睐,白居易过于喜爱樱桃树,甚至不费劳力从山上移栽了樱桃树到自家的院子,有诗为证“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掘山樱满院栽,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而后,有了满园子的樱桃树,闲来时绕着花在园中走走就当踏青了。“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
同样是樱花,在元稹笔下则是带有留别相思之意。
“樱花树下送君行,一寸春心逐折枝。别后相思最多处,千株万片绕林垂。” 正是春光明媚时节,樱桃树下,送别友人,片片樱花,千种愁思,折下一枝樱花来送给你,希望你能够明白这其中我所要赠予你的千言万语。朋友,珍重了!这大概是在我听过“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最慷慨的馈赠了。所以说,中国人的浪漫一直都是镌刻在骨子里的,中国不只有折柳送别的浪漫,更有折花以寄相思的浪漫。
大业三年,日本谴隋使第一次把樱花从中国带回了东瀛,从此樱花在霓虹岛上落根发芽,迅速生长,于是有了北海道上那漫山遍野的浪漫,有了富士山下那片片朱颜露绿丛的唯美。但可惜,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樱花的花期是极短的,樱花绽放之前,就要抱着凋零的决心,樱花热烈、纯洁、高尚,所以陈滢在赞美那个少年时才会用上“樱花绽放般的决绝”。
惊落樱点染,三分春色,惊鸿一瞥,一误终生。
历史飞过千年,樱花的浪漫被延续了下来。在现代文人的笔下,也不乏对樱花的偏爱,如在作家老舍的笔下,樱花成了报春的使者:“樱花一开,青岛的风雾也挡不住草木的生长了。”这是青岛暮春时节的樱花,每年到这个樱花怒放的时候,青岛整座城市都被藏进了樱花的故事里,举止间,抬头间,呼吸间都是樱花的气息,樱花树下漫步的行人,笑容间洋溢着的也是樱花盛放,冬去春来的喜悦。
等到樱花开得最为热烈的时节,我想和你一起漫步在樱花树下,不用牵手,不用说话,就这样静静地走过每一片樱花,一切都很安静,或许会有风穿过树丛,引起片片樱花纷飞,落一片到你的掌心,想看到你浅浅的笑容,等时光也把这樱花、这樱花树下的我们写进它的记忆里,如此,便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