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文|冷兔

读书
读书很容易,只要我们认识足够的字,舍得花点时间,就能轻松地读完一本书。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很多人只是停留在读书上,很少人能真正地去思考,这本书写了什么,读了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了什么,又从中学到了什么。我们要想真正读懂一本书,消化一本书,不仅要用眼睛看,更多的是要思考,让它真正融入你的思想体系。

读《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之前,我通常也是把一本书看完,就把书扔到一边,不做笔记,也不思考。读完这本书之后才知道,这样读书无疑于浪费自己的时间。那我们应该怎样高效阅读一本书呢?

一、高效阅读的第一步:选书

选书就像买衣服。经典又百搭的基本款是必需的,其它喜欢的,可以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购买,也就是读书的类型即要丰富又要经典。一般来说,应该合理搭配四类书。

1.工具书

所谓工具书就是词典,参考书、语言类、专业类的些实用性的书。买这些书不需要多,买几本好的版本就可以了。买工具书的原因很简单,遇到不懂的可以随时翻看,实用性很强。

2.专业书

对于这类书,可以结合自己所在的专业方向选择阅读。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读一些专业书可以让自己全面熟悉某一专业,让自己快速成为专业人士。这对大学生毕业后求职是非常有利的。

3.视野书

视野书就是,除了自己本专业外,其它的一些专业书。读视野书,可以延伸我们的视角和思维,这样我们可以用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等多种视角看问题。

4.潮流书

也就是紧跟社会时代的书,如名人的随笔。读这些书可以让我们保持对时代的感觉。这只是一个参考,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有些书实在看不下去就不要看,或许缘分还没到。

二、高效阅读的第二步:学会怎么读

根据不同种类的书,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往往能达到事半工倍的效果。说白了,就是做读书笔记,本质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上作了改变。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爱好做读书笔记。下面总结一些简单的实用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1.主题阅读

首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然后开始找这个领域相关的图书、论文、网文。看之前列一个大纲(关于你要了解什么知识,就像自己要写本书一样),如果不太清楚,可以按书的目录写。看的时候,一边看一边把文章中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到对应的大纲的条目中,以对自己的体系进行查漏补缺。

2.框架阅读

1.列出本书要解决的问题

2.作者看到目前社会存在的状况

3.作者此问题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4.作者提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自己总结)

   (1)写出总结句

   (2)解释总结句

   (3)你认为这个方法可行还是不可行

   (4)不可行在哪?哪个观点和你产生了共鸣?

     5.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怎么解决?

3.炼读法

就是把作者的逻辑从一本书里提炼出来(写书评,做PPT)

4.抄读法

适用于好的书,在抄读摘录的时候写出自己的感受(这点很重要)

5.RIA拆书读书法

学会拆书法只需4步。R(阅读原文的片段)I(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原文片段的内容)A1(描述自己和原文片段的相关经验)A2(规划以后怎么做)

RIA拆书法

三、高效阅读第三步:在书中找乐趣

我们都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读书确实不如看视频,听音乐,刷微博,逛朋友圈有趣。所以,有时我们需要从中读书中找点小乐趣。

我们可以把读过的好书推荐给朋友、,自己开微博或公众号写书评互相分享,在书中找亮点(很有意思的句子,奇葩的事情等),写书评冲排行榜等。

总结:以上的读书方法是我读了《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的一些总结。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真正把书本里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


推荐书目:《越读者》《这样读书就够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学了六哥的快速阅读方法,昨天用这个方法看秋叶大叔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感觉抓取的信息太少,于是用软件画了思...
    成舒阅读 8,193评论 16 103
  • 玄鸟南去入云端 露重枝湿秋阑珊 高楼目穷繁花尽 飞鸿影下溢清寒。
    自在老烟阅读 1,287评论 0 1
  • 今夕何夕 我的思念沉入黑夜,看 一轮圆月缓缓升起 清清的冷遮住岁月无情的伤 一朵去年开过的花向我 招手示意。仿佛 ...
    蔚霐_d38f阅读 1,670评论 3 6
  • 何须淡妆浓抹 你一声美人轻唤 西湖 ,被你吟绝 一叶扁舟故国神游 你何须铜瑟铁板 赤壁,被你唱绝 江上清风山间明月...
    御风者cx阅读 3,698评论 0 0
  • 课题没有成为老师的推动力?而成为负担? 理解的不对,工作和科研割裂... 提纲 一课题研究的一些困惑 二课题研究的...
    灬梁小沫阅读 1,4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