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十人的大家庭一句话不说,只是坐在那里默默吃饭。
因为饥饿而去进食的体验,从来都没有过。
我常常被人说幸福,而我时常有一种身处地狱的感觉。
主人公叶藏家境殷实,但却从来没有体会过真正的幸福。他直白地阐述了生活中的细节:在全家人一起相对而坐吃饭的时候,没有感受到其乐融融,相反却透出冰冷刺骨的寒意,麻木枯萎的亲情,家庭成员之间任何关联。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叶藏,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没有饥饿感还要硬撑着吃掉昂贵的食物。外表看起来随性奢华的生活,但自己内心却相当压抑。毕竟,感受上并不幸福的当事人,或许在别人眼里是幸福的,但是对于他自己,生活已然成为了一种苦难和折磨。
02
我无法忍受那种令人恐惧的隔阂,不知不觉之间,我成了一个卖乖讨好、嘴里没有一句真话的孩子。
表面上笑得阳光灿烂,实际上,我怀中却是一颗阴郁的心。
心理学作家毕淑敏曾经在她的书中写道过这样一种人:最让我心痛的来访者,不是痛失亲人的哀嚎,或者是奇耻大辱的嚣叫,而是脸挂无声无息微笑的苦人。
这类人,是一种时常要掩饰自己真情实感的懦弱者,让人们看不清楚他真实的心境。
作为从小到大就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我来说,曾几何时真的不明白为何世界上会有这种人,为何他们要佯装、佯笑?直到看到小说《泡沫之夏》里洛西的样子,才知道这类人内心真的很脆弱,很缺少温暖。表面对所有人微笑、善良,内心实则极度阴冷、灰暗。不能接受别人给予的爱,对这种爱感到无所适从,同时也不敢表达自我,表里不一。
03
我认为别人给我的东西,即使不和我的心意,也不能就此拒绝。对于讨厌的东西不会说讨厌,对喜欢的东西战战兢兢,只能体味到极端的痛苦。
我连在喜欢和厌恶之间二选一的力量都没有。
故事中,叶藏因为察觉到父亲希望送自己狮子的想法,所以他即便心心念念地希望父亲能送给自己书籍,但是还是在父亲的记事簿中写下了礼物——狮子。
这一细节充分地体现了他的丧失自我。他的生活中,只要别人有想法他就要没原则地满足,迎合他人而没有底线。这类人总是勉强自己去做他人欣喜的事情,生而为人,却卑微到尘埃里,灰飞烟灭。
所以,喜欢的东西不敢争取和拥有,厌恶的东西却要欣然接纳。他们厌恶这样的生活,然而又没有想要改变的勇气,从此恶性循环下去。
04
人们这样彼此欺瞒却从来没有谁会因此受到伤害,仿佛互相都毫无察觉一般。
在叶藏看来,世间的人们,都是这么虚伪和伪善的。他们一面夸耀别人的成就,却又一面在背地里吐槽他人,这种前后不一的反转让叶藏恶心、作呕。
这几年流行一个新名词"人设"。虽然名词是新的,但是它代表的或许就是人们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那一成不变的伪善的面具。
还记得在《我的前半生》中,贺函告诉罗子君,自己从14岁就从家中搬了出来,独立生活。原因就是厌倦了成人的那副惺惺作态的嘴脸,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觉得罗子君一家人活得直爽真实。毕竟,所有的爱憎都能一眼看穿,相处起来很舒适,不用质疑或猜忌,不用那么累。
可悲的是,小叶藏虽然也有着同样的察觉和意识,但是他却无法勇敢地离开父亲和家庭,也造就了他之后依靠烟酒和女人来忘却人间的失意。然而,刺激过后,换来的是更加莫名的空虚和寂寞,无法麻痹的自己只能靠自己来拯救,谁也救不了你。
(怀左4期写作训练营)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17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