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和「读《中庸》有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这些情绪还没有生发出来的状态,人心是真正澄澈的平静,即为「中」,这些情绪的表达不能无度,有礼有节称为「和」。「中」的状态是天地万物初生初始的本源状态;而「和」的状态,是天地万物发展中应该秉持的状态。自小至大,由弱到强,从脚下到远方,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得以各安其位而运转不息,万物也得以尽其性而生发孕育。

情之正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感情、情绪都是我们与世界交流的表现,即使朝霞暮云,寒来暑往,也能引起我们内心的情感,更不用说人与人之间的血肉联系了。自然的情感流露、情绪宣泄是很正常的,但是不能无度。过度的哀伤,可能是「哀莫大于心死」;过度的欢喜,也可能是「乐极生悲」;过度地表达情绪,不仅对自己的身体有伤害,可能也会成为其他人的烦恼。

喜怒哀乐的本性是无事无非的,在没有和这个世界交融的时候一切都是自然地存在,但要和世界交融的时候,就会发生不一样的事情,会生发出「我认为应该……我认为不应该……」,当「我认为不应该的」「应该了」,就发有情绪产生。如果总是以应该和不应该来认为,那就等于给自己点了死穴,所有的发生都没有应该和不应该,它只是存在而已。所以我们终究要面对人性的弱点的检验,那就是所谓的不应该。

各就其位

一首曲子的根本是高、低、清、浊,要想奏出好听的乐曲就需要它们各守其位,如果高音占了低音的位置,浊音占了清音的位置,那曲子就不成调了。做人也是如此,位,安其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做为一个妈妈,我守好自己的位了吗?还要守住最基本的位置,忙不是失位的借口。有多少父母以忙为理由忽略了孩子真正的需求。如果最基本位置都没有守好,其他地方好像很有成就,那岂不是自欺欺人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段热门日剧《东京女子图鉴》里,绫在生日当天,穿着信用卡透支买的裙子在富二代男友隆之约好的高级餐厅门口等他却被放了...
    IncredibleLuLu阅读 1,354评论 0 2
  • 有些人,不管与别人见过多少面,对方都不一定记得他。而有些人,第一次见面,就会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假如给你三分钟...
    欣欣熳阅读 18,873评论 57 847
  • 某次事件之后,该简书的所有文章都搬到了我自己的网站 我的GitHub WWDC 2017笔记 - Codable
    师霖风阅读 1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