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其著名小说《双城记》的开篇中曾这样写道: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也一无所有;人们正在走向天堂的阶梯,人们也正叩开地狱之门。这一段诞生已有150多年的话,到今天用来形容当下青年的心境依然恰如其分,而且在时代的烙印之下显得更加深刻。物质的极大丰富,映射的是以80、90后这一大批社会新青年在精神层面的丝丝道不清,说不明的复杂内心世界。曾经有人戏说:保安人员也不失为时代的另类学者,因为他们经常会问人们三个终极的哲学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除了在象牙塔思考,更多的是在生活大爆炸中去探索,寻求三个问题的答案。方向感、参与感,在这个时代更需要我们在挣扎、迷乱、敏感和迟钝中去厘清。
一、世界越来越清楚,自己却越来越模糊
曾有一位教授在上课时提到,在那些顶级的地质学家眼里,地球就像一个玻璃球,地下有啥,是金是铁,眼睛一看就一清二楚,误差还不超过5%。教授带着调侃味道的话,虽然夸张,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人类科技发展速度之快,技术之高精尖,是十分让人叹为观止甚至是让人瞠目结舌无法想象的。上天、入地、下海,变得越来越容易,人们总是很迫切的想更多、再多的了解我们外面的世界,用来满足表面的成就感,内心的好奇感和更内心的安全感。或许人类以为,了解了世界,看透了物质,当一切都看在眼里,抓于手上时,才得以“放心”。可是,事实总会给我们当头一棒,当我们把世界看得越来越清楚的时候,却发现离自己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了。
每年的新闻报道,探险遇险的极少,但因感情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各种人与人之间的问题自杀、跳楼的人却屡屡见诸报端。近年也特别“流行”过劳死、猝死、突发性绝症而死,这里面是一段段在外人看来无法理解、唏嘘但不置死,在当事人看来却是只有一种方式才能解决的故事。如果说过去的几千年,人类非正常死亡主要是在冷兵器和自然灾害的交叉影响下造成的,那么今天的人类,死亡主要和自己的斗争中死去的为多。当我们被各种励志鸡汤不停地往自己身上打鸡血的时候,往往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追求工作的极致,追求金钱的极致,追求面子的极致,最后变成了追求生命的极致--死亡。
物质世界下的诱惑,凡夫俗子的我们大部分都很难抗拒,物质背后的金钱观,几乎就是当代人成功的代名词。人们已经忘记了金钱的本义,只知道其用途之广,无所不猎。在现行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大部分青年开始背离自己,模糊自己,继而都患上了近视眼。在我们的耳边,充斥着各种声音,哪个声音大,就跟着哪个声音走,很少停下来,认真听听自己的心到底想往那边走。这是当代青年最大的困惑:他们可以在二进制的世界里把现实世界玩转,却很难把握自己的一个心;他们可以在工业世界里把无生命的物质设计得只差一个灵魂,却无法静下心来雕琢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太多选择,变得很难选择;他们太多困惑,变得失去方向;他们对世界很敏感,对自己很迟钝。这些在我们每一个80后、90后心里时刻存在着,不管我们的外壳是社会新晋精英,还是流水线上的农民工。我们都在寻找着什么,却又不知道在寻找什么。
二、非大有不可大无
经历越多,越淡然。这真是一句真理,但有一个前提:经历不好的事情多了,才会比较淡然,如果都是经历的好事情,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人类是一个善于总结错误的族群。在错误中知道如何再次避免错误,而人生又是一个重复犯错的过程,所以经历的错误多了,人们便会比较淡然面对可能会再次出现的错误。
对于当代青年来说,我们基本不用经历战争、饥饿这些极端考验。但我们的考验内生了,就是处于一个只和自己斗的世界里了。外面的一切竞争,学业的、职场的、生活的,归根到底还是和自己竞争。
心不平,自然要鸣,表达出来了,社会才会产生交集,但正如王阳明所倡导的心学一样,能否让自己的知行合一,至少是让自己心口合一,说出来的就是自己真正想表达的。要做到这个真的不容易,杂音太多,要听清自己的心里话是一个有难度的事情。我说,当代青年是很敏感的一代,很在意外界的一切,尤其是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很难保持一种精神的独立,在独立精神里向上显得难上加难。
同样作为80后,我觉得,要破“音障”,唯有经历。有一句话说:非大有不可大无。字面意思大概是:你必须在某一方面拥有得特别多,你才会学懂放弃一切,或者是没有深刻经历,怎么能够放下。如何经历才能大有?首先要明白何为经历的全部,不是你做一件事情,做完了,就叫经历,那是经过。经历要求我们在做的同时必须有独立的思考精神。从事件开始,到结束,能在心中有一个完整的逻辑思考链,并从思考链的末端延伸到下一件事情上,一件事情串一件事情的去经历,去思考,去抽离和总结,到了一个时期或周期,从头审视过程中的自己是否都有一个独立思考的精神。我打个比喻,很多青年的工作主要在办公室完成,9点上班,对着电脑基本就是敲一天,到6点下班。过程中,我们在完成上司交付的种种任务,我相信没人会机械式的去完成,而是伴随着自己的一些直觉,一些情感以及一些理性的逻辑思维去做事。我觉得这还不够,如果你能再花点脑力去想想任务之中以及任务之间的更深层的东西,比如老板的意图,自己能完成的程度,整个任务的意义等等,才算一个比较完整的,真正属于你个人的思考,谓之独立思考的精神。再一个比如,面对一个政治事件或经济事件,在参阅所谓机构、专家的分析评论之后,能否结合自己自身,或者通过位置互换的思考方式甚至是跳出思维框框去看待整个事情,这样能不能帮助自己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经过多次这样的经历,一个既适应社会发展,又能让自己保持独立精神的个人思考框架就会出来,就能够革除大部分的杂音,明晰自己的立场。虽然在物质上可能没有变化,但精神上可以叫“大有”的一个方面了。
独立思考精神的另一面,还是要善于倾听。两者并不相悖。只是有真正独立思考精神或能力的人,他在倾听的时候,会有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或者筛选信息的取向来源于初心,也就是你从娘胎出生以来对这个世界本来的综合看法,这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很主观的。所以,不断的经历会不断的修正你的筛选能力,直到你的价值观和社会能够匹配。凡是不匹配的,都成为了非主流,不影响生存,但影响发展。这可以叫“大有”的另一方面。
最后一方面,是物质层面的“大有”,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常常听说,家庭素质和知识教育都比较好的富裕之家,小孩子从小就什么都不缺,拥有的都是最好的。这种小孩出到社会,比较容易成为精英,因为他们是真正的“大有”,别人奋斗十年甚至几十年才拥有的物质,他一出生就有了,他的思想在家长引导下更加善于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对很多事情能一眼看穿其本质,知道本义而去行动,会更加有效。同时,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对社会是心存感激的,能够相对宏观和高格局的去看待一些问题。甚至真正达到“大有”之后然后“大无”,这是相对较高的人生境界。当然,中国目前很多出现的“富二代”问题,主要归因,个人认为还是在于家庭的教育多于社会的影响。
“大有”之后,什么都拥有了,至少是拥有过了,“大无”就有了实现的基础和条件。当代青年,衣食住行都不缺,但大部分都能到达到物质上的“大有”也是不现实的,但精神层面的“大有”却是可以通过过好生命的每一分钟来累积的。也因为精神层面的富有,可以让青年在思考人生价值过程中渗入更多的正能量,潜移默化的向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义务和责任靠拢,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理想,并与个人的独立精神紧密结合。
横向比较往往让自己痛苦,纵向比较却会让自己的幸福感提升。
三、底气与经历
当代青年的敏感源于对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需求。自我价值实现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层次需求。前文一再提到,对于当代青年而言,活下去根本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怎么活出自己,还要活得精彩。这在世界范围内的青年心中都出奇一致。数据哪里来?看看那些一波又一波的80、90后创业者,就知道了。可以说当代青年是带着极大的预期来到这个社会的,或者说社会的高速发展给年轻人带来了极大的预期。因为有预期,所以会很敏感,用鸡汤一点的语言,就是大家都长着一颗玻璃心,渴望被认可,却又难以承受打击,易碎。底气不足,便会气虚。身体如是,做人亦如是,年轻人更甚。有人说好面子的人主要是因为自信不足,归根结底是缺乏底气。但底气哪里来?思聪的底气来自隔壁老王,普通年轻人的底气很多也来自家庭和教育,但这些外来的支撑和底气终究没有自己在现实世界一步一步的经历所收获的底气来得踏实。有一个段子:用李嘉诚的口吻说的,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事就是给年轻人讲经验,讲一万句都不如你自己摔一跤,眼泪教你做人,后悔帮你成长,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人生该走的路,其实一米都少不了。这个摔跤、眼泪、后悔和疼痛,就是经历。去年还有一个很火的广告,李宗盛拍的NB的广告《每一步都算数》,里面有一些经典的旁白,从年轻到中年,深刻而又富于张力,摘抄一部分给大家阅读:
我心中浮现的一个念头,却决定了我后半生的面貌
那一年,我三十五岁
二十年前,它教我训我
要我知道自己的渺小,要谦卑安定
我现在用来办公的地方
是我十五岁的时候的卧房
就从这里,我离开家求学,一无所成,我很羞愧地回来了
当然也在这里,虽然我终于能够用熟练了几个和弦开始写歌
可是每每我唱的时候
都是因为很缺乏自信,而显得腼腆
因为我想我不知道这些歌,将会有什么意义,又要把我带到哪里去
今日阴雨,我跟当年那一个一筹莫展的少年,并肩无言
事过境迁终于明白
人一生中每一个经历过的城市,都是相通的
每一个努力过的脚印,都是相连的
它一步一步带我到今天,成就今天的我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一切的经历都会聚成你的底气。年轻人,一起经历,一起加油!
娃娃鱼SZ
2017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