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宋丹丹,一言堂的家长是多么可怕!

《奇葩说》最新一期“是否支持推出前任点评APP?”。辩题没什么含金量,比赛却出乎意料地精彩。最大的看点是陈铭再一次展现了女娲补天的超强实力。

不过,相较于陈铭,我更想聊聊宋丹丹。用不到二十分钟的镜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固执、专断、封闭、道德绑架的封建家长形象。尤为可怕的是,这是她真实的思维和行为,不是表演。

指点江山的手势贯穿全程


马东虽然无奈地用“执拗”这个相对中性的词替她圆场。但他默默把正方转为反方的动作暴露了他的态度。

连一向以高情商著称的蔡康永都忍无可忍地用问候她儿子的方式隐晦地表达着抗议。“令郎过得可好?”这句话在那种情境下是何等地讽刺!

保持好奇 保持谦卑

没有谦卑之心的人,过往的成功反而会成为其获取智慧的阻力。

宋丹丹在娱乐圈有作品,有声望,有地位,也相当地自负。她说自己看过《奇葩说》,从她的表现看来,她所谓的看过很大概率是粗略的信息收集。

如果她用心分析过《奇葩说》这个产品。就应该知道,《奇葩说》这档以辩论为切入点的综艺节目。

核心受众是80、90、00后;

卖点是新奇、趣味、脑洞、反转;

倡导的价值观是多元视角、观点碰撞、思维启发。

辩论最忌讳的就是她这种一言堂式的统一思想。

辩论是最适合锻炼换位思考这种能力的游戏,辩手必须以持方为论点,寻找论据,说服受众

这是一个聪明人才能玩得好的游戏,集思辨和论辩为一体,参与者的智力、知识储备、反应力、表现力、感染力,无论哪一项不足,在观者眼中无所遁形。

第二季的金星,第五季的李诞,就曾因为不够博学被嘲讽过。

肚里没墨瞎显摆的惨烈教训


相比于马东、蔡康永、薛兆丰、刘擎这些导师,宋丹丹的学识明显短缺。如果她像之前的嘉宾虚心求教或用开放的态度积极交流,也算无功无过。

可惜她根本容不下其他声音,只要跟她立场相对,就是胡说八道,不可理喻,偷换概念。她的态度明晃晃地写着“忤逆”两个字。

这次她选的持方符合大众价值观,这种胡搅蛮缠显得没那么刺眼。如果她站的是逆主流的一方呢?

扩散一下,现代青年一代和父母辈的矛盾:工作、恋爱、结婚、生子、二胎、离婚……如果对面站的是宋丹丹这种长辈,将会是多恐怖的情景。

再延伸一下,如果你的孩子面对的是这种权威封建家长,他们的人生又该有多痛苦?

智慧不会随年龄自动增长。

长辈的身份在道理面前不应该有光环。

我们有幸生活没在和平而富足的国家。

没有那么多非如此不可的事情。

长辈只不过是比晚辈早出生,

经历过一段后辈未曾经历的岁月,

但现在和未来的每一刻,

大家都是第一次经历。

长辈可以引导,但没有必要时刻指导。

保持学习 保持连接

谬论、跑题了、偷换概念、一派胡言、气死我了、善良正直的人不应该选正方、我对你的印象一落千丈……

只要还有人站在对立面,宋丹丹就止不住“规劝”,一直到对方“迷途知返”,她才停止说教。

作为一个辩论节目,印象中,这期是《奇葩说》开播以来,7季中第二次台上统一持方。

马东默默把正方转向反方


第一次是要不要炸贾玲那期。蔡康永在最后叛逃,从要炸改为不炸。

那一次蔡康永是出于一个公众人物的自我修养,觉得有责任在这种涉及生命价值观的话题中,让公众守住“不作为”这个底限。

那次打破辩论游戏规则,改变立场,蔡康永做那番演讲的时候,整个人都在闪光。

而这次他只是为了清静,直接退出战场,封麦、闭嘴、转持方。

陈铭更是因为宋丹丹这组盲拳,被动成了以一敌六,力战群英,逆风翻盘的悲情英雄。

如果单从综艺效果评判,宋丹丹这波反向操作确实让节目增加了话题和看点。

但对于我这类冲着思维、交锋、观点碰撞、多元交流的观众而言,宋丹丹简直是毁灭性的存在。

她就像一堵又高又厚的城墙,阻隔了一切流动。所有的信息和情绪,一到她那就中止,而后终止。

当然,这种特质跟老无关,跟人有关。海选时的高考状元刘纯懿很年轻,但她的毛病跟宋丹丹一样:自负、傲慢、固执、闭塞。

巴菲特今年已经90岁高龄,依然孜孜不倦地学习,适应新世界,年年召开股东大会,演讲的内容依然能引领后辈。

巴菲特2020股东大会发言


我不认为父母一定比子女睿智,尤其是在如今信息指数型更迭的时代。

纪伯伦有一句诗:我们的子女将生活在我们做梦都无法到达的明天。

曾有人预测说,待我们下一辈成年,他门会从事的职业可能有70%还没被创造出来。

持续学习,保持开放。

人生悬而未决,生命永不迟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