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恶》2

关于“暴力”和“校园欺凌”,自古就有。但今天这般激化的原因,河合先生有些分析,我觉得非常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深思。

原因一是,河合先生认为原因就是孩子们“对恶的体验和学习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我们可以看到家长对孩子看护的越来越仔细٩( ᐛ )و孩子即使到了小学,也仍然很少逃离开父母的视野单独和同伴长时间的玩耍。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往往矛盾还没有升级,家长就已经介入了。所以,孩子很少自己去解决纠纷。

“以前的孩子在小时候,能在同龄人之间不时体会你欺负我,我欺负你,就能亲身体验到这不是一件好事,知道欺负人的限度在哪里也能掌握分寸,而现在的孩子人数本身少,时刻在大人的目光监视下活动,大家都被养成了乖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突然遭遇自己内部汹涌而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力量的冲击,容易搞不清楚限度在哪里,失去了控制。

有些学生恶狠狠的欺负别人的时候,心里也焦虑着:为什么会这样,但就是停不下来,行为越来越残酷,自己也刹不住车。

原因二:人与人之间关系淡薄,不管是欺负人还是被欺负,都缺少一种跟其他人的“心灵的连接”。

河合先生这段分析非常符合现实。我们现代的管教中,想教育出好孩子,走过头,就会把孩子搞得太没有野性了。

作者也说,要想成长为一个真正爱好和平的人,小的时候反倒要玩一些杀啊砍啊的游戏,捏死些虫子什么的。通过这些,才能实际感受到和平是什么。

在男孩的养育中,文明礼貌和野性刚强之间的尺度确实很难拿捏。我们生怕他们因为更容易兴奋的表现而被惯以“粗鲁”“没礼貌”“制造麻烦”的标签。

而对于女孩,因为我们相信她天性中有安静和温柔的特性,反而会放心的让她们展现自己。

在养育男孩上,可能现在确实有他们的天性被压抑的趋势。

我女儿班级的班主任在家长会上也说过这点。


《孩子与恶》是本视角跟独特的书。我们的社会一直在禁止“恶”行。作为家长,我们更不希望孩子有任何的“恶”。但是,无论我们怎么不希望,禁止,防范,“恶”都是永远存在一个孩子的成长里的。别忘了,自立就会有“恶”。

我们作为家长,要做的,就是尽好青春期以前的责任。与孩子一起平安度过行“恶”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篇文章的标题可以是耸人听闻的“我与四个基佬的故事”。 一直以来都有人在评论里怀疑我是基佬,此话谬矣,我比钢管舞的...
    纯银V阅读 1,375评论 0 8
  • “18岁不明白爱究竟是什么?于是寻找到19岁 19岁开始懂得爱原来是让另外一个人明白你的爱,并且和你在一起。可是却...
    H小姐阅读 389评论 0 2
  • 最长回文子串问题# 给定一个字符串,找出最长的回文子串,如"waabwswbfd",则最长子串为bwsb. 中心试...
    tdeblog阅读 279评论 0 0
  • 我有一颗美好的心,却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安放,也没有一个好的人欣赏。为什么?因为没能力,有德而无才也,所以说有才无德不...
    我有个帅哥梦阅读 1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