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触了几个客户,他们都对Confluence有着迫切应用的想法,希望尽快在某个部门开始试用,把所有的文档都放到Confluence里以便尽快发挥系统的作用。但因为对知识管理体系和实施方法论都不了解,上来就试用软件和插件,设置门户,设置文档审批流程,第三方系统集成等等,虽然很快就能用起来,但会造成一个误区,就是把Confluence等同于网盘,而不能发挥它协作的潜力,为未来知识管理体系的搭建也挖了一个大坑。因此,对于Confluence实施前,建议一定要做下面三件事。
首先,要确定知识管理目标。管理目标要与企业知识管理现状匹配,比如,“完成知识管理制度制定,试点领域知识资产提炼与实用化,能够运用知识管理系统进行基本的知识资产查询”。只有设定了管理目标,才能给Confluence一个清楚定位,从而准确框定系统的需求范围。
其次,要确定配套的管理提升。比如,如果企业还未有明确的知识管理制度,那么在Confluence上线前一定要发布一个出来,至少包括组织架构、激励机制、流程。这样做的好处是既确定了系统的责任人,也对一些非功能需求,比如安全性,可以制定必要的管控措施。系统推广也可以使用相应的激励手段。比如,可以尝试搞一场wiki马拉松,鼓励员工使用知识系统、贡献与分享知识,同时培育营造知识分享的文化氛围。
最后,要确定同步的跟踪和反馈机制。系统上线了,员工也往系统里上传了内容,但什么内容是大家最关心的,什么内容是大家反馈最多的,哪个部门维护的内容最多,这些都没有人去统计和总结。其实,Confluence有很多插件可以很方便完成此类功能。只有拿到了这些内容,才能定期向推广实施部门的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征求反馈意见、及时完善系统功能。
当然,知识管理是个大课题,实施知识管理是个长期和循序渐进的过程,而系统只是实施内容的一部分。如果不能同步进行,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把Confluence或者其他知识管理系统作为知识管理实施的一部分,想清楚管理目标、管理部分的改进以及实施计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Confluence的功效。